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山寨季将至?一览10大催化剂事件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我已经在加密货币领域工作了 7 年,现在我们正处于我见过的最乐观的市场环境之一。以下是未来几个月可能导致山寨币价格飙升的 10 个因素:

山寨季将至?一览10大催化剂事件

1.FTX 160 亿美元的赔偿

最近,FTX 正在分发总计 160 亿美元的资金,其中 120 亿美元为现金。预计许多获得这些资金的人会重新投资市场,从而引发新一轮的买入潮。

山寨季将至?一览10大催化剂事件

2.全球流动性指数

加密货币市场与全球流动性之间的相关性非常明显。每当这个指数达到当前水平时,市场通常会随之迎来一波强劲的反弹。

山寨季将至?一览10大催化剂事件

3.以太坊 ETF

虽然目前以太坊 ETF 的发展较为缓慢,但我坚信它们很快会迎头赶上。这只是时间问题。

山寨季将至?一览10大催化剂事件

4. BlackRock 的 BUILD 基金

除了 ETF 之外,作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的 BlackRock 对区块链技术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BUILD 基金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山寨季将至?一览10大催化剂事件

5. 高盛拥抱代币化

你以为只有 BlackRock 在行动吗?再想想。各大机构已经加入了这个行列。

山寨季将至?一览10大催化剂事件

6. 美国大选

特朗普的总统任期对加密货币来说是一个积极因素,因为他的政府支持这一行业。目前,他在竞选中稍微领先,所以值得关注。

山寨季将至?一览10大催化剂事件

7. 降息

目前市场预期今年可能会有三次降息, 9 月份 25 个基点的降息概率高达 90% 。

山寨季将至?一览10大催化剂事件

8. 普通投资者仍在观望

关于“加密货币”和“比特币”的谷歌搜索量仍然处于熊市水平。此外,Coinbase 应用的排名仅为第 416 位。

山寨季将至?一览10大催化剂事件

9. 美元指数

DXY 在过去几个月中持续下跌,目前处于关键支撑位。如果这一支撑位被突破,可能会对加密货币产生极大的利好影响。

山寨季将至?一览10大催化剂事件

10. 看跌因素正在消退

市场抛售的主要原因,包括 MtGox 事件、德国抛售比特币、Jump Trading、经济衰退担忧和战争等,似乎正在逐渐平息,这些因素正在减弱。

山寨季将至?一览10大催化剂事件

售价 599u,SuiPlay 游戏掌机值得买吗?

撰文:Alex Liu,Foresight News

售价 599u,SuiPlay 游戏掌机值得买吗?

区块链项目亲自下场,或者以合作的方式推出硬件产品,在如今的 Web3 行业已屡见不鲜。代币空投的推广方式更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 可能大家购买一款「Web3 手机」,为的不是手机,而是背后潜在的代币空投。

在这样的背景下,Mysten Labs (Sui 区块链开发公司)和游戏初创公司 Playtron 合作推出了游戏掌机 SuiPlay0x1,目前已开放预购,前 1000 名预购者还将得到特殊的灵魂绑定 NFT,享有特别的访问权限、奖励和福利。

它值得买吗?

抛开空投预期,我们先来看看游戏掌机本身。

价格、配置

售价 599 美元,可以使用 SUI、SOL、ETH 付款。

先说结论:抛去所有的 Web3、加密货币因素,SuiPlay 所承诺的配置和设置的价格「还行」。

售价 599u,SuiPlay 游戏掌机值得买吗?

官网图片显示:预售结束后原价为 649 美元

硬件规格

599 美元的预售价格(不含税费和运费),官方给到如下的配置:

售价 599u,SuiPlay 游戏掌机值得买吗?
  • CPU:AMD Ryzen 7 7840U
  • GPU:AMD Ryzen 780M
  • 内存 / 存储:16 GB DRAM 内存,512GB SSD 容量 + 可扩展存储
  • 屏幕:7 英寸 IPS 无边框屏幕,分辨率为 1920 x 1200
  • 电池:48 – 50 Wh,65 W PD 快充
  • 无线连接:WiFi 6E 和 蓝牙 5.2
  • 操作系统:Playtron 操作系统
  • 尺寸:264.5*105.5*21.5 毫米
  • 控制器顶部高度:36.1 毫米
  • 重量:677 克
  • 颜色选项:白色

这样的硬件水平和定价大概和掌机界一年前(等到正式发布差不多就是两年前了)旗舰产品的入门配置相当,相较于其他 Web3 硬件动辄 3、5 年的落后度(Saga、Jambo、CoralApp…),算得上是一种进步。(参考产品:去年年中发布的 AYANEO 2s 7840U 版本最低配和 SuiPlay 的硬件配置几乎一致,去年上市时的售价为 4699 元)

Playtron OS

和 Mysten Labs 合作推出 Play0X1 的 Playtron 是一家专注游戏掌机操作系统的开发商,SuiPlay0X1 将是其第一款硬件产品。

Playtron 由前 Cyanogen ( 知名第三方安卓 ROM ) 创始人 Kirt McMaster 创办。Playtron OS 与 SteamOS 一样,也是基于 Linux 打造,并同时支持 x86 与 ARM 平台。预计国内知名的掌机制造商 AYANEO 也将在今年年末将推出搭载 Playtron OS 的产品。

SuiPlay0X1 将由 Playtron OS 驱动,是首款集成 Sui 区块链的手持游戏设备,将原生支持 Sui 游戏以及 Steam 和 Epic 游戏库。

售价 599u,SuiPlay 游戏掌机值得买吗?

PlaytronOS 支持 Steam、Epic、GOG 等游戏平台

生态链游

SuiPlay0X1 还将成为 Sui 支持链游的主场,如 (一款融合 RPG 元素、动态 PvP 和沉浸式 PvE 体验的流行射击游戏)以及 (一款以北欧风格为灵感的免费中世纪格斗大逃杀游戏,拥有基于物理的战斗系统)。

使用 SuiPlay0x1 游玩相关链游,或许会得到一定加成(代币空投?)。

潜在空投

关于 Web3 设备,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空投。

售价 599u,SuiPlay 游戏掌机值得买吗?

SuiPlay 的前 1000 名预购者将得到特殊的灵魂绑定 NFT,官方表示其享有特别的访问权限、奖励和福利。如此策略很明显是在对标 Solana Saga 手机。但究竟是否会发生相关的空投热潮,还需观察生态项目是否配合官方。

但相较于 Solana Saga 1 代降价前的 1000 u 售价和上万的总量来言,SuiPlay 599 美元的售价和 1000 的限定 NFT 总量看起来赔率不会太差。Solana 1 代手机人均收到了上千美元的代币,SuiPlay NFT 的持有者,想要回本「只需」总价值 60 万美元的空投。

售价 599u,SuiPlay 游戏掌机值得买吗?

况且,即使最后没有任何空投,至少你还能在明年上半年得到一台现在网上同配置卖 3、4 千人民币的游戏机。

空投不一定回本,但游戏也许能让你快乐。

注:截止发文前,小编忽悠同事买了一个,他的 NFT 编号是 907。

评驳Multicoin专访《Why is ETH Down so bad?》:从以太坊的愿景,发展路线到当前的问题

作者

摘要:上周日精读了一篇,觉得甚是精彩与深刻,建议大家一定要去阅读一下。Ryan在访谈中充分的展现了Web3实用主义与原教旨主义之间的差别,不过关于这点我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详细的讨论。除此之外个中观点也引发了我很大的触动与思考,的确,在最近的一段时间,Ethereum开始遭受一定程度的FUD,直接原因我想是因为ETH ETF的通过并没能够如愿引发与BTC ETF通过时类似的行情,这引发了一部分人对Ethereum愿景与发展方向的重新思考。关于这些问题,我也有一些感想,希望与诸君分享。总的来说,我认可Ethereum作为一个社会实验,希望打造一个去中心化、去权威甚至去信任的“赛博移民国家”的愿景,以及其基于Rollup的L2的扩容方向。Ethereum真正面临的问题在于两个,其一是Restaking对于L2扩容方案的竞争关系即稀释了生态发展的资源,又降低了ETH的价值捕获能力。其二是Ethereum系关键意见领袖正在贵族化,因为爱惜羽毛,所以缺乏对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单从市值角度评估Ethereum的成败是片面的

首先我希望从价值观上谈一谈Ethereum与Solana在愿景上的区别,并评驳为什么单从市值角度评估Ethereum是片面的。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清楚Ethereum与Solana的诞生背景,在这里首先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其实Ethereum在诞生最初并没有如今这样的原教旨主义,在2013年,作为Bitcoin生态的核心贡献者之一的Vitalik发布的Ethereum白皮书,这也标志着Ethereum的诞生。当时的行业的主要叙事是“区块链2.0”,不知还有多少小伙伴记得这个概念,其实具体指的就是基于区块链所提供的去中心化特征,建立一个可编程的执行环境,扩展潜在的应用场景。当时的Ethereum核心团队除了Vitalik之外,还有另外5位核心成员:

  • Mihai Alisie:他与Vitalik共同创立了《Bitcoin Magazine》。
  • Anthony Di Iorio:早期的比特币投资者和倡导者,协助以太坊的早期推广和融资。
  • Charles Hoskinson:早期核心开发者之一,后来创立了Cardano。
  • Gavin Wood:以太坊黄皮书(技术白皮书)的作者,设计了以太坊的编程语言Solidity,后来创立了波卡(Polkadot)。
  • Joseph Lubin:他为以太坊提供了重要的财务支持,后来创立了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知名企业ConsenSys。

以太坊在2014年中期通过ICO的方式进行了公众融资。在这次融资活动在42天内募集了约31,000个比特币,当时价值约为1800万美元。这是当时最大规模的众筹之一,当时Ethereum的核心愿景是创建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计算机平台,可以运行任意复杂度的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DApps)。这个平台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个通用的、无国界的编程环境,不受单一实体或政府的控制。然而在随后的发展中,核心团队关于如何建设以太坊上出现了价值观的分歧:

  • 治理模式的分歧:团队内部对以太坊的治理模式存在不同意见。Vitalik Buterin更倾向于一种去中心化的治理结构,而Charles Hoskinson(后来创立Cardano)等成员则主张采用更为商业化和集中化的治理模式。他们希望以太坊能够引入更多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而不仅仅依靠开源社区的自我治理。
  • 技术方向的分歧:团队成员在技术发展方向上也存在分歧。例如,Gavin Wood在开发以太坊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对技术架构和编程语言的想法,并撰写了以太坊的黄皮书(技术白皮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Gavin对以太坊的技术发展方向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最终他选择离开以太坊并创立了Polkadot,一个更加注重互操作性和链上治理的区块链项目。
  • 商业化路径的分歧:团队成员在如何实现以太坊的商业化方面也存在分歧。一些成员认为以太坊应该更加注重企业级应用和合作伙伴关系,而其他成员则坚持以太坊应该保持一个开放、无国界和去中心化的开发者平台。

在经过一番政治斗争后,Vitalik所代表的加密货币原教旨主义一方取得了胜利,而其他更重视利用区块链的技术特性,促进于传统产业的融合与商业化的实用主义一方则出走Ethereum,分别建立了自己的产品。当时的分歧其实就是本次专访中所体现的Ethereum与Solana在价值观上的分歧,只不过故事的主角换成了与传统金融结合的更好的Solana。

自此Vitalik成为了Ethereum行业实际的引路人。而所谓的原教旨主义指的就是通过提供一个去中心化的的线上执行环境作为一个分布式的“赛博议会”,进而打造一个抗审查的“赛博移民社会”,用户可以通过构建在Ethereum生态上的各种DAPP,满足所有的网络生活需求,进而摆脱对权威组织的依赖,包括寡头科技公司,甚至是主权国家。

在这样的愿景下,我们可以看到Vitalik后续的努力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

  1. 应用方面:思考并鼓励更多非金融化的使用场景,使这个去中心化系统沉淀更多维度的用户数据,进而促进更丰富的高粘性产品的创建,从而达到提高Ethereum对于普通民众的网络生活的渗透率的目的。这其中我们不难找到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主题,例如以分布式协作为目标的DAO、具有文化价值的NFT、旨在沉淀更多元的非金融用户数据的SBT、所谓充当真实世界中社会认知工具的预测市场等。
  2. 技术方面:在保证去中心化、去信任的前提下,通过密码学等手段,尽可能的提高网络的执行效率。这就是Vitalik在技术上所倡导的从Sharding到Rollup-L2的扩容方向。通过将“重计算”的执行过程卸载到L2甚至L3中,L1只负责处理重要的共识任务,从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提高执行效率。

而对于Solana等更注重借助区块链的实用性来扩展传统金融业务的项目来说,需要思考的就简单且聚焦很多,即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上市公司,如何提高自己的市盈率。而对于是否要坚持去信任等价值观,这取决于这个叙事背后潜在的利润大小。所以Solana在推进与CeFi产品的结合上不会有太多包袱与阻力,持有更加开放与包容的态度。随着华尔街资本的进入,传统金融对于加密世界的影响力剧增,而Solana就是这个趋势中的核心受益者之一,或者说Solana是背后的布道者也是不为过的。而作为一个盈利公司,自然是需要持有以客户为导向的思维,这也是Solana更注重用户使用体验的原因。

在理清了这些脉络后,我们来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Ethereum与Solana是否是竞品。在某些角度上,答案是肯定的,具体指的是提供无区域限制的、全天候的基于加密货币的金融服务。在这一点上,Ethereum的安全性与系统鲁棒性要优于Solana,至少不会出现经常性的宕机,但用户体验在现阶段的确成为一个问题,众多的L2侧链让很多新用户摸不着头脑,同时在使用资金桥的时候面临着不小的资金风险与心理压力。

然而在作为“赛博移民社会”的文化属性这个维度上,Ethereum具有独特性。对于这样一个非营利性的,公益的,人本主义的公共品来说,单纯从市值角度去评估其价值则显得有些片面。这个过程可以理解成一个亚文化社区通过某种技术手段丰富自己的治理功能,进而形成了一个依托于互联网存在的主权国家。而整个建设过程的核心是在于坚定一个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就是通过保证去中心化带来抗审查的特性。这是一个理念,一个信仰。这也是为什么Ryan说Ethereum社区具有“人力优势”,正是因为作为人类历史上附加值最高的文化产品,可以充分调到人的积极性,不是只以功利的角度做事情,才可以获得这种冷启动的成功,这与任何政治革命的过程具有一致性。试想一下如果你只以产值去评估独立之初的美国,就显得十分荒谬。国家的建立需要的时间显然要比一个公司长的多,遇到的难度也大的多,但达成之后的收益远不能用公司来衡量。

L2与L1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主从关系,不会稀释Ethereum的价值捕获能力,因为L2的合法性来源于L1

第二个我希望评驳的观点是,Ryan对于Ethereum质疑的核心点是他认为L2是一种执行外包策略,会稀释Ethereum L1的价值捕获能力,与此同时当L2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将会与L1形成竞争关系,并导致合作破裂。

关于这一点,与之相反,我认为当前Ethereum基于Roll-Up L2的发展路径是完全正确的选择,L2作为低成本高执行效率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扩展Ethereum生态潜在的应用场景,而且可以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程度的基础上降低网络中的数据冗余,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也是一个较为环保的技术方案。更可以帮助Ethereum在降低单点风险的环境下积极探索一些边界场景,例如对于CeFi的合作,或者对于匿名性项目的创新都可以借助L2来运作,这样也起到了风险隔离的效果。

首先针对L2是执行外包的描述,我认为并不是十分贴切。在传统商科的培训中,我们已经很容易了解执行外包的利弊,通过将一部分低利润率的业务从主营业务中剥离出去,并通过外包的方式让第三方公司承接,使公司可以更加聚焦于高附加值业务,并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然而弊端就是失去相关技术的迭代能力,外包成本将以不受控的方式被垫高。台积电对于美日半导体产业的相对发展历史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然而L2并不能这样简单的理解,事实上,我认为将L2比做Ethereum L1的“殖民地体系”更为合理。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双方的契约关系的内容,以及其契约的约束力,也就是背后的合法性来源不同。首先我们知道L2并不承担交易的共识任务,其依赖于L1通过“乐观方案”或“ZK方案”等技术手段来赋予最终性。L2更多的是充当L1在某些细分领域中的执行者或代理人角色。这是一种类似于殖民地体系的从属关系。

你可以理解为大英帝国在印度次大陆建立的英属印度体系,通过委派总督等官僚体系与扶持地方土族的作为全代理的方式,负责处理殖民地区域的税收与管理。我们知道宗主国从殖民地获得利润的手段有两种,第一是通过排他的贸易法控制殖民地的国际贸易并影响其经济结构,例如在北美殖民地推行烟草等原材料产业,并排他性的只允许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进行贸易。这样借助工业能力通过附加值差获得利润。第二则比较简单,是通过在殖民地建立税收体系,直接征税并将部分转移至宗主国,而这通常依赖于强有力的宗主国驻军来维持统治的稳定。

而L2正是充当了Ethereum在各个领域的价值捕获代理,Ethereum从这个体系获益的手段也有两种,其一是L2为了获得安全性,需要通过在L1上进行最终性确认,而这个过程需要ETH作为支付标的,这就为ETH创造了使用场景,这类似与L1从L2中征收的一种“最终性”税,或者也可以理解成是L1为L2带来安全保证的一笔酬劳。其二是由于双方的主从关系,让ETH相比于其他资产更容易被L2中的使用者作为一种价值储藏标的,从而获得类似铸币税的效果。试想一下在L2中的借贷协议中,你会发现抵押品价值最高的一定是ETH。

这种主从关系之所以不容易被打破的原因,也就是L2不会与L1形成竞争关系进而导致合作破裂的原因在于,L2的合法性来源与L1提供的最终性,就像是殖民地体系的合法性来源于宗主国的武力支持。脱离开这种合作关系将让L2失去合法性,进而导致整体商业逻辑的崩溃,因为你的大部分使用者之所以使用你的原因,是因为你是由L1提供的合法性。

Ethereum当前遇到的问题有两个:ReStaking对于L2发展路线的吸血鬼攻击和Ethereum系关键意见领袖正在贵族化

在讨论完上面两个论点后,我希望谈一下当前Ethereum发展真正遇到的问题。我认为核心有两个:

  • ReStaking对于L2发展路线的吸血鬼攻击;
  • Ethereum系关键意见领袖正在贵族化;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比较详细的介绍了EigenLayer的愿景与发展方向,我对EigenLayer持有很高的评价,但是当我以Ethereum生态的视角去看这个项目,会发现这简直是一场“吸血鬼攻击”,挤占了大量原本应该被引导至L2建设的资源被稀释到了ReStaking赛道,但是与此同时,ReStaking更是从根本上让ETH丧失了价值捕获能力。

如何来理解呢,我刚刚已经讲了,Ethereum是如何从L2中获得收益,你会发现同样的逻辑将不能够复用Restaking赛道。作为另一种扩容方案,ReStaking与L2原则上属于竞争关系,然而ReStaking只是单纯的复用了Ethereum的共识能力,但是并不能够在建立足够的激励模型去刺激ReStaking建设者积极发掘更多使用场景。核心原因在于L2的运营者使用L1的共识是有成本的,且这个成本是固定成本,并不随L2的活跃程度影响。由于需要以ETH作为最终性的支付标的,这就需要L2运营者积极建设与探索以期维持收支平衡,最求更高利润。然而对于ReStaking来说,复用L1的共识是无成本的,因为他们只需要为L1上的Staker支付一个简单的贿赂即可,这个贿赂甚至都可以是一个未来的预期,回想一下Point闹剧吧,这在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有过详细分析。除此之外,ReStaking对于将共识能力资产化,即你可以灵活的根据当前需求动态选择购买共识服务的成本,这就让潜在的购买者可以有的放矢的使用Ethereum的共识服务,这对购买者来说是件好事情,但是对于Ethereum来说,也失去了对于L2的那种强制性。

随着ReStaking及其衍生赛道吸引了大量的资本与资源,让L2的发展陷入了停滞。这就让生态中的资源浪费在了重复造轮子,还是造方轮子的工作中,没有人去想如何去创建更丰富的应用,捕获更多的收益,而只是沉醉在讲故事的带来的资本游戏中。这实在是个错误。当然站在EigenLayer的角度,心态将会发生180度大转弯,我还是钦佩于团队对于公地价值的巧妙捕获上!

除此之外,有另一个更让我担心的问题是Ethereum系关键意见领袖正在贵族化,你可以发现一个现象,Ethereum生态中缺少了像Solana、AVAX,甚至当时的Luna生态中那种积极的意见领袖,即使他们看起来是FOMO的制造者,但是毫无疑问,这对社区凝聚力,以及创业团队的信心来说是件好事。我不认可Ryan的史观,但是我的确承认历史推进的契机离不开个别的天才的努力。然而在Ethereum生态中,目前除了Vitalik之外,你基本上很难想起其他的意见领袖,这自然与当初创始团队的分裂有关。但是也与生态阶级缺乏流动性有关,大量的生态成长收益被早期参与者垄断,是啊,设想一下,你完成了一笔31,000个BTC,按当前市值价值20多亿美元的募资之后,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也是OK的,更何况在Ethereum上的成功,创造的财富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所以对于那些最应该成为意见领袖的早期参与者来说开始转型保守型策略,守成要比扩张更具有吸引力。为了规避风险,他们变得开始爱惜羽毛,在推进生态建设是倾向与保守的策略,也是可以理解的。最简单的,你只要能够保证AAVE的地位,然后将你持有的大量ETH出借给杠杆需求者,就能赚取不菲的稳健收益,那么你为什么还需要激励其他新的产品呢。

而之所以变成现在的局面,我认为与Vitalik的风格有很大关系。对于Vitalik来说,我认为他更擅长做一位宗教领袖,在一些价值观的设计等形而上的问题上,他会有很建设性的设计。但是作为一位管理者来说,他似乎并不热衷于此。这也是为什么Ethereum的开发效率如此之慢,一个有趣的笑话,在Ethereum社区刚开始设计Sharding的技术方案时,国内公链都分完片了。这自然与Vitalik的管理风格有关,你可能会说这是由于追求去中心化与非盈利性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但是我认为对于这个生态来说,Vitalik是有这个义务去积极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对于以太坊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因为我认可这群人背后的公益性与革命性的愿景,是Ethereum和他背后的这群人让我进入了这个行业,建立其自己的行业认知,甚至有了现在的价值观。即使现在遇到了一些阻力,作为一个大龄青年,我觉得去追求一些除了金钱以外的理想,似乎也没有那么坏!

Fractal的FSIC与ASIC,我们买的是「算力」还是「注意力」?

距离 Fractal 主网上线的 9 月 9 日只剩不到一周的时间。从最开始的时候,大家期待着是否可以在 Fractal 上复制去年铭文的「新资产狂潮」,注意力已经转向了另外两点。首当其冲的是「抢头矿」的「挖矿」,其次是与 OP_CAT 相关的新型基建。

由于后者还需要等待主网上线以后一段时间来跑出来,可以说当前与 Fractal 相关的最大、最直接热点就是「挖矿」。而与「挖矿」相关的 NFT 项目中,有着最高关注度的分别是 FSIC 与 ASIC。

这两个项目在发售的一开始进度都不太让人乐观,但最后都突然加速直到打完。让我们先看看 FSIC 吧。

FSIC 的发售价格是 0.0048 比特币,总量 3800 个。8 月 29 日开始铸造以后,一直持续到最后的公售阶段才完成了全部的销售。

在前期这个项目遭受了比较多的质疑,比如团队保持匿名、只有一张带有「FSIC」字样的矿机照片。

Fractal的FSIC与ASIC,我们买的是「算力」还是「注意力」?

以及,FSIC 的售价相比于租用同等算力而言是否过高。

Fractal的FSIC与ASIC,我们买的是「算力」还是「注意力」?

但是小编依然在当时铸造了 2 个 FSIC 的理由恰恰是因为该项目在当时遭受了太多的质疑。在发售前,FSIC 已经针对质疑做出了回应,最重要的是明确了其算力来源是向 Solo Fractal 矿池进行一年的租赁。只要这个项目不是发售完以后就跑路而是真的会围绕算力去做事情,这种「挖矿」NFT 就会存在其优势:

算力租赁对于一般的玩家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以及操作门槛,比如怎么买才划算、应该找谁买等等,有的租赁甚至有消费门槛,要租赁到一定数额的算力起跳。

自己去租算力更多是一种「单向做多 $FB」,尤其是「挖矿」热度越高,算力租赁价格也会越贵,但相当于「被锁仓」无法实时变现。而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的 NFT,虽然可能看上去单个 NFT 的算力并不高,但是多出来的价格可以视为一种「流动性溢价」,你可以随时把自己的算力卖给其它玩家。

所以,「挖矿」NFT 的本质更像是「注意力投资」,而不是究竟可以挖到多少,重点是团队不要拿钱就跑以及可以随时买卖。

因为 FSIC 在全部销售后一度到达 0.01 比特币的地板价格,相比铸造价格完成了翻倍,ASIC 也在剩余 1000 多个的时候开始加速,最终以 0.0062 比特币的价格完成了全部 3150 个「挖矿」NFT 的销售。这个项目和 FSIC 的不同之处有:

– $FB 挖矿将在 Fractal 主网正式上线后一周才开始(最理想的时间预计),而 FSIC 将从主网上线第一天就开始。由于他们是实打实自己购买矿机,因此部署新的矿机需要时间。

– 平均单个 ASIC NFT 的算力将达到 17 TH/s,而 FSIC 是 7 TH/s。

– FSIC 挖到的 $FB 将全额给出,ASIC 给 90% 。FSIC 目前在社区进行投票,是否收取 1% ~ 2% 的收益来孵化新项目,目前收取 2% $FB 的选项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可以看出社区还是比较健壮的。

– ASIC 团队实名,FSIC 团队匿名。

重要的博弈点在前面 2 点。ASIC 的平均单个 NFT 算力虽然是 FSIC 的两倍多,但是挖矿会比 FSIC 迟一周才开始,而且是最关键的第一周。目前,我们还看不到市场会如何从价格上对这两点差异进行反应,因为 ASIC 明天才会在 Magic Eden 上架自己的整个合集。不过,目前 FSIC 在 Magic Eden 上的地板价基本上稳定在了 0.007 比特币附近,依然高于 ASIC 的铸造价格,因此小编比较乐观地认为 ASIC 的铸造者们在开局都能拿到收益,但是算力差异上的优势会不会完全兑现在价格上,还需要观察。

从《黑神话:悟空》看GameFi安全:链游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

本文 Hash (SHA1): bd9ca749e77416b81d65fff2457626ecfdaf59e2

编号: 链源 Security Knowledge No.022 

近期国产游戏3A大作《黑神话:悟空》可谓引发全球游戏玩家的热捧,成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玩家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区块链游戏(GameFi)发展的思考。在Web3游戏的持续发展中,安全性和创新模式始终是关键问题。以 EVM 兼容的游戏专用链 Ronin Network 为例,在 2022 年 3 月,Ronin Network 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安全事件。黑客盗取了 5 个验证器的私钥,并伪造提款,导致超过 6 亿美元的损失。这起事件不仅是加密货币历史上最大的黑客攻击之一,也成为链游领域最严重的安全事件之一。通过仔细审视这样的安全风险,Web3游戏需要不断提高技术防护手段,以确保玩家的资产安全和整体游戏生态的稳定。

黑悟空引发的 GameFi 发展反思  

从《黑神话:悟空》看GameFi安全:链游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

  • 提升游戏体验的整体质量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仅在于其文化背景,还因为它拥有出色的视觉效果和流畅的游戏体验。GameFi 项目要想取得类似的成功,必须确保游戏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这要求开发者深入挖掘游戏性,而不仅仅是炒作技术。在去中心化环境中提供同等质感的高质量体验是链游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通过优化智能合约、提高区块链的处理能力、减少交易成本等手段,可以确保玩家不被技术限制所影响,从而提升游戏体验。    

  • 打造可持续的经济系统

尽管 GameFi 通常依赖“赚取即玩”(Play-to-Earn)模式,但过度依赖这种策略可能导致经济体系的不可持续性。《黑神话:悟空》的设计理念为链游提供了启示——可以采用复杂多样的经济模型,基于玩家贡献引入奖励体系,确保经济参数的稳固。Token 不应作为游戏的根本动力,而应视为增值服务之一。过度依赖 Token 的价值会使游戏陷入恶性循环。       

  • 加强社区和用户参与

《黑神话:悟空》背后有一个充满热情的玩家社区,这种社区力量是游戏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同样是链游成功的关键因素。链游开发者应重视社区建设,通过 DAO 等形式赋权于玩家,提高用户粘性。然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游戏质量足够吸引,值得玩家的长期投入。许多团队只追求短期收益,缺乏长周期投资的勇气,因此难以实现如传奇般的成功。

  • 增强玩家的归属感和创造力 

在《黑神话:悟空》中,游戏角色与故事由开发者掌控;而在链游中,玩家可以通过 NFT 和智能合约真正拥有游戏内资产。这样的设定能提高玩家的归属感和创造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生态系统。          

  • 链游的内在价值与挑战

链游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度依赖 TOKEN 化,忽视了游戏性。开发团队应学会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找到平衡。作为消遣活动,游戏应将娱乐置于首位而非经济收益。虽然链游通过上链解决了传统游戏中的一些弊端,如资产所有权、变现能力和资产互通等,并提升了透明性和公平性,但许多链游只是简单地在传统游戏中植入代币经济。黑悟空的案例提醒了我们,要深度结合游戏设计与区块链技术,才能创造新的黑神话,推动行业不断发展前进,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内容日益增长的需求。例如,可探索基于区块链的跨游戏资产互通、去中心化的游戏世界生成,以及玩家自主的经济系统等创新。            

GameFi 新模型:ServerFi

从《黑神话:悟空》看GameFi安全:链游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

今年 8 月 12 日,一篇据说由“耶鲁大学教授”发表的论文首次提出了“ServerFi”的概念,指出它“强调通过资产合成实现私有化,并专注于为高留存玩家提供持续奖励的模型”。研究表明,ServerFi 在保持玩家参与度和确保游戏生态系统长期可行性方面效果显著。ServerFi 的核心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游戏人数:是 ServerFi 成立的前提。玩家数量不足会限制玩家之间的互动和资产的创造,这是 ServerFi 和传统 GameFi 都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2. 服务器价值:是 ServerFi 运转的核心。通过游戏内经济系统的完善,服务器积累可量化价值,与法币体系联动。这种价值形成和货币化是 ServerFi 模型持续动力的关键。        

3. 贡献回报比:作为可调参数,改变了传统游戏中的固定收益设定。ServerFi 则将玩家、服务器和项目方构建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从而激励各参与方的投入和维护。          

GameFi 链上链下安全问题  

从《黑神话:悟空》看GameFi安全:链游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

游戏的本质是消遣,娱乐,传统的web2游戏与web3游戏有很大的不同,,因为 GameFi 将不仅为玩家提供了代币激励,还赋予了玩家对于游戏资产的所有权,以加密经济和去中心化为特点打造游戏项目。然而目前的链游市场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花样层出不穷,坑点很多,GameFi 的发展中面临着许多安全漏洞与黑客的攻击,这些威胁不仅对用户的资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对整个 GameFi 生态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链上安全挑战有:

  • 代币合约漏洞

GameFi 项目通常使用一种或多种代币进行游戏内的购买和奖励。代币合约负责管理代币的铸造、交易和销毁,若存在漏洞可能严重影响游戏经济体系。代币合约常面临中心化风险,合约所有者或管理员权限过高,可能修改交易费用、限制交易、增发代币或调整账户余额。         

  • 业务合约漏洞

GameFi 项目中的业务合约负责实现游戏玩法和奖励发放。开发者通常设计为可升级合约。链源安全团队对可升级合约的安全建议包括:          

初始化合约和依赖项:在部署时忘记初始化可能导致严重漏洞。

注意存储冲突:合约升级时,修改存储或会引发冲突,导致数据错误或资金损失。

权限控制:对合约升级权限进行限制,以防攻击者通过私钥窃取或治理攻击获取升级权限。

  • NFT 漏洞

NFT 在 GameFi 中用于代表玩家资产,其价值由数量和稀有度保证。不当实现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尤其是随机性生成。GameFi 项目应例如盲盒和随机奖励活动中使用可靠的信息源,以减少预测和操控风险。此外,项目方应安全存储 NFT 的元数据,与 IPFS 哈希值,以防元数据提前泄漏。运营方需要谨慎区分 ERC-1155 和 ERC-721 代币的区别。ERC-1155 支持批量转移,ERC-721 则需要多次划转。之前,Arbitrum 链上的 TreasureDAO 就因未区分这两种代币而遭到攻击。    

  • 跨链桥漏洞

跨链桥用于在不同区块链网络间同步游戏资产,是提升 GameFi 项目流动性的重要组件。危险在于合约漏洞可能导致资产在连接的链上不同步。跨链桥验证节点也是潜在风险,建议增加验证节点并安全存储私钥。

链下安全挑战有:

大多数 GameFi 项目依赖链下中心化服务器来处理部分后端逻辑和接口,这些服务器存储着关键信息,包括游戏逻辑和玩家账户数据,容易受到恶意攻击。如:

  • 篡改 NFT 数据

游戏 NFT 的元数据关键,但很多 GameFi 项目倾向于将其存于中心化服务器,而非像 Arweave 这样的去中心化设施,这增加了内部或外部攻击者篡改数据的风险,影响玩家资产的所有权和利益。

  • 钓鱼攻击

攻击者通过钓鱼获取项目方敏感信息,如游戏金库的私钥或 GitHub 账号,可能引发供应链攻击、扩大攻击规模并造成更多损失。              

结语

塑造未来Web3游戏的道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通过一些新的技术发展,我们看到了在维护游戏公平、安全和创新方面的新希望,同时也从《黑神话:悟空》这样的成功案例中汲取了宝贵经验:高质量的内容和优秀的游戏体验仍然是吸引玩家的核心。然而,游戏开发者须警惕潜在的安全威胁,尤其是在链上和链下的技术实施中。通过加强技术防护,提高经济模型的可持续性,并促进行业内更广泛的社区参与,Web3游戏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强的增长和更深的玩家连接,最终推动整个 GameFi 行业的积极发展。

链源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区块链安全的公司。我们的核心工作包括区块链安全研究、链上数据分析,以及资产和合约漏洞救援,已成功为个人和机构追回多起被盗数字资产。同时,我们致力于为行业机构提供项目安全分析报告、链上溯源和技术咨询/支撑服务。   

感谢各位的阅读,我们会持续专注和分享区块链安全内容。

9月市场紧张情绪袭来,走势严重依赖数据

原文作者:比推 BitpushNews

周二加密市场延续跌势。

比推数据显示,比特币在周二凌晨触及 59, 840 美元的日内高位,但在午盘后回落至 57, 500 美元支撑位,随后有所反弹,截至发稿时,BTC 交易价格为 57, 901 美元, 24 小时跌幅 2% 。

9月市场紧张情绪袭来,走势严重依赖数据

以太坊下跌 3% 至 2, 456 美元,为 2 月初以来的最低水平。山寨币大多呈亏损状态,排名前 200 位的代币中只有 20 多种上涨。

Flux (FLUX) 上涨 18.6% ,其次是 UMA (UMA) 和 Sui (SUI),分别上涨了 6.9% 和 5.7% 。LayerZero (ZRO) 跌幅最大,下跌 9.3% , DOGS (DOGS) 下跌 8.4% ,Pendle (PENDLE) 下跌 7% 。

目前加密货币整体市值为 2.04 万亿美元,比特币的市场占有率为 56.4% 。

美股、黄金均呈下跌趋势。截至收盘,标普 500 指数、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 2.12% 、 1.51% 和 3.26% 。

历史上来看,金融市场通常在 9 月份表现欠佳,交易员正在等待美联储首次降息、可能影响降息轨迹的几个关键数据点,以及 11 月美国总统大选的倒计时。

美国关键经济数据陆续出炉

美国最新的经济数据重新引发人们对衰退的担忧。周二上午发布的 ISM 8 月制造业 PMI 报告显示,美国经济继续萎缩,实际值为 47.2 ,低于预期值 47.5 和 7 月的 46.8 ,新订单从 7 月的 47.4 降至 44.6 ,而支付价格从 52.9 升至 54.0 。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的 FedWatch 数据,受疲软数据影响,交易员将美联储 9 月份降息 50 个基点的几率从一天前的 30% 提高至 39% 。不过押注热门仍为 25 个基点,概率为 61% 。

最重要的宏观数据(也可能是美联储降息 25 或 50 个基点的最终决定因素)仍是周五的 8 月份就业报告,经济学家预测就业岗位将从 7 月份的 11.4 万个反弹至 16 万个。失业率预计将从 4.3% 降至 4.2% 。

首席技术策略师 Larry Tentarelli 表示:「目前市场似乎对任何数据都非常敏感。我们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依赖数据的市场。」

BTC 遵循过去周期的结构模式

TradingView 分析师 TradingShot 指出: 「比特币一直非常密切地遵循过去周期的结构模式」, 他对「与周期分形的相似序列」进行了分析。

9月市场紧张情绪袭来,走势严重依赖数据

TradingShot 表示:“BTC 遵循了我们绘制的准确路径,并实现了预期,突破了 1 W MA 100 (上图绿色趋势线)。由于价格在过去 6 个月内基本处于盘整状态(牛旗 / 下行通道),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这张图表,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分析师解释称:「经过一些修改,我们可以看到,在 8 月初的测试中成功守住 1 W MA 50 后,价格应该(相对于过去 2 个周期)开始新的抛物线反弹(上图绿色弧线),我们距离上一个周期顶部有 147 周(1029 天),距离减半有 21 周(147 天)。在过去的周期中,这正是比特币开始大幅上涨的确切时间点(上图‘we are here’标记处)。在所有情况下, 1 W MA 50 都守住了,所以现在市场的目标是保持其不变,这样买家就不会失去心理支撑位,如果守住该水平,突破 10 万应该是最低预期,尤其是在本月开始降息周期和 11 月美国大选(传统上市场在大选后看涨)之前。」

至于近期的预期,市场分析师 Rekt Capital 指出,从历史上看,九月对比特币来说一直是一个负收益月份。

9月市场紧张情绪袭来,走势严重依赖数据

Rekt Capital 警告称:「如果比特币在今年 9 月份也出现历史上常见的 7% 的下跌……那就意味着比特币将再次跌至 55, 000 美元左右。」

Matrixport市场观察:季节性波动来临,市场反弹迹象尚不明朗

过去一周,BTC 呈现震荡下行趋势,先后跌破 63, 000 $, 60, 000 $, 58, 000 $ 多个关键支撑位,触底 57, 1128 $,周内最大跌幅 12% 。触底后 BTC 进入补偿性回弹,截止文章发布,BTC 在 59, 000 $ 波动。BTC 的市场主导地位增强,加密大盘基本跟随 BTC 波动,整体普跌。ETH 上周探底 2, 392 $,周内最大回撤 6.6% ,截止内容发布,ETH 试图站稳 2, 500 $ 支撑位。(上述数据来源自 Binance 现货, 9 月 3 日 15: 00)

市场环境

8 月份就业报告即将公布,若劳动力数据弱于预期,美联储或寻求更大幅度的降息

美联储降息基本已成定局,最新数据显示美联储 9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为 67% ,降息 50 个基点的概率为 33% (CME)。9 月 6 日,美国 8 月份就业报告即将公布,市场认为该数据获将影响降息幅度,如果劳动力数据弱于预期,美联储可能会寻求更大幅度的降息,这将是对经济疲软的承认。

美股科技股表现不及预期,投资者倾向降低风险敞口

8 月 28 日,英伟达财报公布后买卖市场接受度不一,虽然多家投行上调英伟达目标价,但买方市场并不买账。8 月 29 日,在科技股多数上涨的前提下,英伟达大跌 6.38% ,单日市值蒸发 1967 亿。截止至周五收盘,明星科技股多数收涨,其中英伟达上涨 1.5% (数据来自金十)。

虽然英伟达股价回升,但市场中对于科技股高估值的质疑已然存在,并传导至加密市场(从 2022 年末直到 2024 年第二季度,英伟达和 BTC 价格之间呈现强相关性)。该情绪压制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导致投资者在当前环境下更倾向于降低风险敞口。

BTC ETF 与 ETH ETF 八月均为净流出状态

sosovalue 数据显示, 8 月份,BTC ETF 累计净流出 9400 万美元,ETH ETF 净流出 4.7725 亿美元。其中, 8 月 23 日 BTC ETF 净流入超 2.5 亿美元,为 8 月表现最佳;8 月 2 日净流出 2.37 亿美元,为 8 月表现最差。BTC ETF 资金量在 3 月后有所下降,其中,灰度旗下的 GBTC 流出量最高,今年累计流出近 200 亿美元。市场认为 BTC ETF 资金流出可能是比特币价格走势的变化、市场预期的转变以及监管动态等综合因素。

建议布局

历史数据显示,多重市场在 9 月的市场表现都不佳,不仅 BTC 在 9 月历史的回报率为负,美股也难逃 9 月魔咒。自 1928 年以来, 9 月一直是标普 500 指数表现最差的月份,CME Group 去年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标普 500 指数在 55% 的 9 月都出现了下跌。

在 9 月的季节性波动中,以及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收益率下降和美元汇率下跌的背景下,建议投资者寻求稳健的方式锁定收益,在保持谨慎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大额交易和市场资金流动,合理分配资产布局。本周继续推荐核心卫星策略,将大部资金投入稳定的成本保护性产品,同时配置一小部分资金用于博取高收益的结构化产品(例如 70% -80% 资产选择保本产品, 20% -30% 选择相对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通过不同的产品搭配,在高波动性市场中使用策略性投资实现回报,并调控投资风险。

鲨鱼鳍以及趋势智赢作为成熟的成本保护型结构化产品,可以满足大众获取稳健保本收益的需求。双币则是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有效工具,合理使用可使投资者能够在波动的市场中锁定收益,减少因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作为全球领先的一站式加密金融服务平台,Matrixport 为用户提供多样化资管产品,包括双币投资,雪球,鲨鱼鳍,趋势智赢等结构化产品;量化策略,被动策略,主观策略等策略投资。上述产品支持多币种投资,大范围可选择投资周期。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不构成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美国、新加坡以及法律可能禁止此类要约或要约邀请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的投资建议、销售要约或购买要约邀请。数字资产交易可能具有极大的风险和不稳定性。投资决策应在仔细考虑个人情况并咨询金融专业人士后做出。Matrixport 不对基于本内容所提供信息的任何投资决策负责。

L2价值反哺能力大辩论:ETH能否逆转通胀趋势?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Azuma()

L2价值反哺能力大辩论:ETH能否逆转通胀趋势?

以太坊(ETH)近期一直处在市场讨论的风口浪尖。

从 Vitalik 本人对于 DeFi 的言论,到其个人的抛售动作,以及围绕着整个以太坊基金会的诸多非议,ETH 似乎正面临着 The DAO 事件以来市场情绪最为负面的时刻。

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并不会聚焦这些相对主观的话题,而是希望去讨论另一个已被摆在台面的客观数字问题 —— 坎昆升级以来,ETH 自 Merge 之后的长期通缩趋势遭到了逆转,如果当前的趋势持续,ETH 的供应量可能会在几个月内恢复至两年前 Merge 时的水平,并继续通胀。

L2价值反哺能力大辩论:ETH能否逆转通胀趋势?

在部分市场分析人士看来,ETH 近期的通胀趋势才是该代币表现不振的根本原因 —— 在需求并未明显变化的情况下遭遇了显著的供应增长,供需失衡致使下跌。

最近几天,多位以太坊生态的头部玩家(包括研究员、项目创始人、VC 代表等等)已就该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且已形成了鲜明的对立观点。

讨论前提

在理解这场辩论之前,我们需要先把时钟拨回今年 3 月。

3 月 13 日,以太坊于信标链(Beacon)时隙(Slot)高度 8626176 处正式激活 Dencun 硬分叉升级(下文均用“坎昆升级”表述),本次升级的重点为 EIP-4844 ,即将在以太坊区块中添加一个额外的数据空间 Blob,专门用于处理 L2 相关交易。

  • 此部分内容可参阅《》。

事后回看,坎昆升级在降费方面表现相当理想,随着 Blob 的引入,L2 网络的交易费用显著降低,而随着与普通交易共同“挤”在 calldate 的 L2 相关交易被移至 Blob,以太坊主网本身的交易费用也出现了一定下降。这本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观察者却发现 ETH 的供应趋势出现了变化 —— 从通缩状态,逐渐转向通胀。

之所以造成这一情况,是因为以太坊自三年前 EIP-1559 落地以来便引入了“将部分交易费用直接销毁”的供应调整机制,以永久减少流通中的 ETH ,降低以太坊的通胀水平。

L2价值反哺能力大辩论:ETH能否逆转通胀趋势?

ultrasound.money 数据显示,今年 4 月初(坎昆升级激活后不久),ETH 的净通缩量(以 Merge 为参考标准)一度达到了约 45.7 万枚的峰值,但由于 Blob 的引入显著降低了 L2 和 L1 的交易费用,自那时起 ETH 的销毁数量出现了显著下降,净通缩量已缩减至约 20 万枚 —— 这意味着升级以来 ETH 的供应量已增长了逾 25 万枚。

L2价值反哺能力大辩论:ETH能否逆转通胀趋势?

截至发文,以过去 30 日的数据估算,ETH 可能会在一年内增发 94.4 万枚,但只能销毁 15.1 万枚,综合计算后 ETH 已处于通胀状态,实施通胀率则为 0.66% 。

L2价值反哺能力大辩论:ETH能否逆转通胀趋势?

综合上述数据可以很直观的得出结论,至少在过去半年之间,Blob 的出现导致 ETH 的长期通缩趋势遭到了逆转。基于此背景,市场的讨论则集中在此趋势是否会持续?DA 服务(Blob)对于 ETH 而言是否具有价值反哺效果?L2 的交易增长能否带动 Blob 需求的提高,继而推动 ETH 重回通缩状态?

正方观点:静待拐点

在本次辩论中,以太坊生态投资者 Ryan Berckmans 可被视为正方代表,其核心观点为:当前 Blob 的利用率尚不饱和,但随着 L2 需求的提高,Blob 饱和之后将会市场将会就有限的 Blob 空间进行竞价,从而提高 Blob 费用占比进而提高销毁数额,推动 ETH 重新回到通缩。

L2价值反哺能力大辩论:ETH能否逆转通胀趋势?

在近期的 X 文章中,Ryan 提到过去几个月内 Blob 的利用率大约稳定在 80% 左右,每个区块大约会购买 2.4 个 Blob(上限为 3 个);与此同时,L2 本身则在不断改进 Blob 利用效率。

L2价值反哺能力大辩论:ETH能否逆转通胀趋势?

因此,Ryan 认为虽然从绝对数字来看 Blob 的需求并未出现明显增长(利用率维持在 80% 左右),但这并不一定代表真实情况,因为增长可能被 L2 正持续进行的效率优化给抵消了。从 L2 beat 的数据网站的呈现结果来看,L2 之上的需求也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增长态势。

基于此背景,当 L2 的需求继续增长推动 Blob 的利用率进一步增长,有限的 Blob 供应将导致 L2 开始竞价,这有利于推动以太坊主网的费用收入增长。长线来看,源自于 DA(即 L2 的 Blob 竞价)的费用收入甚至可能超过常规的 L1 收入(即以太坊上普通的交易执行费用)。

反方观点:价值无法回流 L1

针对 Ryan 的观点,DeFi 协议 Ambient 创始人 Doug Colkitt 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在 X 文章中,Doug 提到许多人都希望看到 Blob 的需求继续增长并实现供应饱和,继而逆转 EIP-4844 部署之后的 ETH 通胀趋势,然而这可能并不会实现,因为 Blob 的饱和不太可能导致 ETH 的销毁量有任何实质性的增长。

Doug 解释道,L2 之上的大多数边际交易都是金额较低的“垃圾交易”,如果 Blob 达到饱和状态并进入竞价模式,L2 之上的交易成本势必会大幅提高,而边际交易对于价格往往极为敏感,因此 Blob 成本的增长将间接导致 L2 之上小额交易的急剧减少。

Doug 继续表示,除非金额相对较大的 L2 交易数量出现激增,否则 Blob 的需求增长便不会推动 ETH 的销毁增长,从而无法改变当前的通胀趋势。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可预见的将来以太坊都无法通过 DA(Blob 费用)来为主网累积价值。

L2价值反哺能力大辩论:ETH能否逆转通胀趋势?

相对于谁对谁错,讨论本身或许更加重要

正如坎昆升级之前,很少有人能够预料到 ETH 的供应变化情况一下,关于 Blob 供应饱和之后 ETH 的供应是否会迎来新的变化,暂时也没人能够给出定论。

需要强调的是,本文仅仅聚焦了“Blob 的需求增长能否引发 ETH 供应变化”这一个命题之上,关于“ETH 的供应变化究竟是不是币价的影响因素”则是另一个维度的命题。从项目发展的角度来看,在 Blob 能够提供有效扩容的前提下,“低费用+通胀”和“高费用+通缩”究竟谁好谁坏也存在争议;除此之外,Blob 供应饱和之后,运营成本上涨 L2 赛道内部变化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Ryan 在其文章中猜测了 L2 赛道内部的一些潜在变化:

  • 是否会出现一些 L2 因 Blob 成本上涨而被迫倒闭?

  • 是否会有 L2 转向 validium 方案?

  • 是否会有 L2 转向 L3 并与其他一些更大的 L2 共享 Blob 空间?

  • 如果 Blob 费用增长,究竟涨多少才是合理的?

  • 费用占比预计能够达到多少?

  • 如果 Blob 太贵,是否会有 L2 退回使用 calldata 方案?

……这些都是尚未被充分讨论的待解问题。

Doug 亦在其文章中提到,他的观点仅仅是为了驳斥一些人提到的“ETH 将很快回归通缩状态”一事,但他也不知道究竟哪种情况才是正确的。

一些声音认为,以太坊网络应该像一个高速增长的初创公司那样去看待 L2,并将低收入的 DA 服务视作一种通过亏损来占据市场份额的策略,在份额增长后再考虑盈利;另一些声音则认为,以太坊可能永远都不需要通过 L2 盈利,而是应该通过 L2 触达更多的用户群体,使 ETH 一种货币资产。

这些话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思想碰撞,或许相较于“Blob 的需求增长能否引发 ETH 供应变化”的结果,围绕当前状态及趋势的讨论本身才更有价值。

灰度ETHE解锁潮下,以太坊ETF资金最终将流向何方?

现货以太坊ETF在美上市的第一个月,共录得了4.76亿美元的负净流量。很显然,并没有克服灰度ETHE上市所导致的资金外流

彭博社资深ETF分析师Eric Balchunas对此发表了一些个人看法:“新上市的9只现货BTC ETF势头较好,其流入资金足以严重弥补GBTC的大规模流出。”

现货以太坊ETF的这一表现与当时的BTC ETF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在推出后差不多的时间里便获得了50亿美元的流入量。

分析师将这一差距归因于几个因素:BTC有所谓的“先发优势”、以太坊ETF缺乏盯盘选项,以太坊市场流动性较低等,这些都让ETF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但一些以太坊ETF在上月底确实出现了复苏迹象。

Balchunas补充说,资金外流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新推出的ETF的流入量最终会赶上流出量。

灰度ETHE解锁潮下,以太坊ETF资金最终将流向何方?

根据Farside Investors的数据,灰度的ETHE在第一个月就减少了近26亿美元。此举在意料之中,因为其BTC信托基金GBTC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虽然其他以太坊ETF的流入量不足以确保每月净流量为正,但流向这些Crypto产品的现金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贝莱德的ETHA流入量超过了10亿美元,成为今年迄今为止第七大ETF。

富达的FETH也录得约3.93亿美元的大量资金流入,使其成为今年迄今为止第19大ETF。

Bitwise的ETHW是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在美国交易的以太坊ETF,在第一年成功捕获了超过3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此外,尽管灰度的ETHE资金大量流出,但其以太坊迷你信托基金ETH成功捕获了近2.4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如果将在美国交易的以太坊ETF的总流入量视作一个产品,那么到2024年,它将相当于第四大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