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初入Web3的打工人,哪些公司不能碰?丨曼昆律师普法

随着大环境的经济下行,互联网大厂裁员已经不再是新闻,传统互联网行业的工作机会也在减少,越来越多的传统互联网从业者开始考虑转换赛道,来到Web3从业。

初入Web3的打工人,哪些公司不能碰?丨曼昆律师普法

*某些Web3项目的招聘信息

而当他们搜索相关信息时,类似的招聘信息便层出不穷,一般来说这些岗位薪资优渥,工作时间灵活,确实看上去是就业的良好选择。但曼昆律师在此提醒对Web3不熟悉的新打工人,Web3行业赛道繁多,选择入行需谨慎,有些赛道和公司,国内的从业人员绝对不能碰。

一道红线:虚拟货币的发行和募资

自 2017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以来,在中国,虚拟货币的发行募资已经有了明确的定性,即“‘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对该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强化。自 2017 年至今,中国地区已经有了百余起大大小小的实际刑事案例,相关罪名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集资诈骗”。

初入Web3的打工人,哪些公司不能碰?丨曼昆律师普法

比较有名当然就是曾经 2017 到 2018 年“天易家禾”发行的光锥币,也是 Light Cone Coin 币,发行时一度数万人持币,最后相关人员锒铛入狱,定性为集资诈骗罪。更早的还有 2016 年到 2017 年“国正公司”在国内发行的大圣币,同样最终定性集资诈骗罪。因此,对于初入Web3的新从业人员而言,首先要意识到的就是这道红线。在整个币圈对此也早已达成共识,正规的新发币项目方,也会在 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币发行,源自证券行业的 IPO 首次公开募股)时,也会专门排除中国的用户和人民币这一法币。当作为国内的从业人员选择工作时,发现雇主方的业务可能涉及国内的虚拟货币发行时,应当有足够的法律意识,作出合理选择。

高度风险:交易所业务

根据 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将虚拟货币交易所的业务正式宣布为非法金融活动,包括法币兑换虚拟货币,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等。也是在该规定前后,中国地区的交易所纷纷关停。

初入Web3的打工人,哪些公司不能碰?丨曼昆律师普法

当时央行的监管层专门约谈了当时尚在国内经营的交易所,包括火币、币安、OKX 等,这些平台都各自上报了在国内业务的关停方案,并最终全部迁移,只有极少数本身就是骗局且没有遵循法律改变的小交易所,比如所谓 aston 交易所和 ICC 投资平台最终被定诈骗罪收尾。现在,虽然各大交易所都在海外持牌经营,完成了交易所合规,但是也有很多发展中交易所未有如此合规意识,当新进从业人员注意到雇主方的业务涉及中国区域的交易所业务时,要提高警惕,意识到其中的法律风险。

万分警惕:虚拟货币挖矿

与上面两条风险不同,使用矿机挖矿这一行为本身并不涉及我国金融监管上的各种刑事风险,但是在中国,挖矿本身涉嫌违反《节约能源法》,可能会面临有关机构的罚款和强制关停,事实上国内曾经的诸多矿场也早已在法律管制之下关停,早期在四川地区有大量水电,因而电价便宜,一度组建了相当多的大规模矿场,甚至有人收购小型水电站专门为自己的矿场供电,现在都已经成为过去式。因此,在国内本身并不存在能够大规模经营的虚拟货币挖矿矿场,但有些犯罪分子却盯上了这一概念,目前国内已经发生了多起以矿机概念为核心的传销组织案件。因此,当新进Web3从业人员注意到雇主在国内进行挖矿业务时,要及时警醒,搞清楚雇主真正的业务,避免卷入无妄之灾。

小心鉴别:不要牵扯到“洗钱”犯罪

与稍微关注就能得出结论的前三条不同,对于新进Web3从业人员而言,雇主的业务是否涉及“洗钱”犯罪,可能难以在入职前作出精确判断的,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更要小心鉴别。目前在全世界各国,Web3的很多业务因为涉及去中心化效果极好的区块链技术,利用Web3进行“洗钱”犯罪的事情层出不穷。2023 年,全球最大的虚拟货币交易所币安与各国的司法机构对接案件多达六万多起,其中大部分都与犯罪赃款的流动与“洗钱”犯罪有关。无论是实际从业前还是从业后,当对相关业务产生疑问时,及时询问能够提供准确意见的人士才是正确的选择。

初入Web3的打工人,哪些公司不能碰?丨曼昆律师普法

早在 2023 年初,曼昆律所有撰写过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的常见方式,文章内指出虚拟货币洗钱过程。建议新进Web3从业人员一旦发现业务模式符合这一类套路,需要提高警惕心,小心驶得万年船。

曼昆律师总结

新进Web3从业人员在应聘各种Web3岗位时,除了像传统打工人一样关心薪酬和休息日之外,同时也要关注着雇主的实际业务领域。当然,Web3领域日新月异,经常会有新的赛道和玩法被设计出来,如果不是其中的资深参与者,可能确实难以作出判断。当自己无法判断相关工作岗位是否靠谱时,及时向了解行业的人士咨询,保护自身,才是每一个Web3打工人应有的意识。

今年预计稳定币结算量将达5.28万亿美元 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来源:AiYing Compliance

最初,稳定币主要用于加密货币交易者之间的抵押和结算,但随着技术和市场的成熟,它的应用场景迅速扩展,特别是在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的新兴市场中。Visa 和 Castle Island Ventures 等机构的最新研究显示,稳定币已经超越了其投机性用途,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巴西、尼日利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中。

这些市场中的用户发现,稳定币不仅能够作为投资工具,还能为他们提供更高效的汇款、支付和储蓄渠道,特别是在当地货币不稳定、银行服务不普及的情况下。稳定币正在颠覆传统金融模式,成为这些市场中应对货币贬值和通胀的有效手段,也为全球金融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相关文章:

Aiying讲通过Visa的这篇稳定币报告为大家整理当中关于稳定币在新兴市场中的崛起过程、实际应用场景以及它对全球金融行业的深远影响。

一、全球稳定币的增长趋势

近年来,稳定币的增长速度令人瞩目,尤其是在全球金融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稳定币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应对经济挑战的有效工具。2024年上半年,全球稳定币的结算金额达到了惊人的2.6万亿美元,预计全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5.28万亿美元。这一现象表明,稳定币的使用已经超越了加密货币市场的周期波动,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关键工具。

1、供应量的迅速增长

自2020年以来,全球稳定币的供应量持续攀升,尤其是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如USDT(Tether)和USDC。截至2024年,稳定币的总流通供应量已经超过了1600亿美元,而在2020年,这一数字仅为数十亿美元。这一大幅增长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稳定币的强劲需求,也凸显了其在解决跨境支付、储蓄保护和货币转换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今年预计稳定币结算量将达5.28万亿美元 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稳定币供应量按发行方划分)

2、用户参与的稳步增长

伴随着供应量的增加,稳定币的用户活跃度也显著提高。报告显示,2024年,每个月有超过2000万个活跃地址在区块链上进行稳定币交易。与此相呼应,交易笔数也保持稳步上升,显示出用户对稳定币的日常依赖不断增强。无论是用于个人储蓄,还是用于支付和汇款,稳定币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全球经济活动。

3、跨越加密货币市场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加密货币市场在2022年至2023年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和下行周期,稳定币的交易量和使用频率却未受到显著影响。这表明,稳定币已经不仅仅是加密货币市场中的工具,其应用场景正在迅速向现实经济扩展。尤其是在新兴市场中,稳定币的稳定性和全球可及性使其成为对抗货币贬值和金融不稳定的重要手段。

今年预计稳定币结算量将达5.28万亿美元 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加密货币现货交易量与稳定币月活跃发送地址数量的对比)

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表明,稳定币不再仅仅是加密货币投资者的避险工具,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新兴市场中,成为了应对传统金融系统局限性的重要补充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探索将稳定币纳入金融体系,行业从业者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稳定币的美元化趋势

根据报告数据,98.97%的稳定币供应量与美元挂钩,而仅有0.62%与黄金挂钩0.38%与欧元挂钩,其他类型的挂钩资产占比仅为0.04%。这表明,尽管市场上存在其他与欧元、黄金甚至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但用户和企业更倾向于使用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进行交易和储蓄。

今年预计稳定币结算量将达5.28万亿美元 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稳定币供应的资产挂钩比例)

全球经济中不同货币的份额,包括美元、欧元、日元和人民币在各个金融领域中的占比情况。具体而言,该图表比较了这些货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全球市场份额:外汇储备、国际债务、国际贷款、国际支付(SWIFT)、外汇交易以及稳定币。图表显示,美元在这些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外汇储备国际支付外汇交易稳定币方面,其市场份额接近或超过了60%。

今年预计稳定币结算量将达5.28万亿美元 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全球经济中不同货币的份额)

尽管有部分稳定币与欧元、黄金等挂钩,但它们的市场份额极小。这是因为这些货币在国际贸易、储蓄和支付中的使用频率和便利性远不如美元广泛。美元的国际影响力和流动性使其成为稳定币市场中的主导力量。

三、新兴市场中的稳定币革命:五国调查洞见

今年预计稳定币结算量将达5.28万亿美元 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五个国家稳定币使用情况的变化趋势)

报告中通过对五个新兴市场(巴西、尼日利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深入调查,分析了2541名加密货币用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稳定币。这些市场的用户正逐渐将稳定币视为金融工具,用以应对各自国家的经济挑战,包括货币贬值、高通胀、跨境支付困难等问题。以下是Aiying艾盈整理对报告对这五个国家的稳定币使用情况的详细分析:


1、尼日利亚:规避奈拉贬值,稳定币成美元替代品

尼日利亚在稳定币使用上表现最为突出,是五个新兴市场中使用稳定币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由于奈拉(Naira)持续贬值,许多尼日利亚用户将稳定币,尤其是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如USDT),作为避险工具,以保护其财富免受本地货币贬值的影响。

  • 用途:报告显示,尼日利亚用户主要将稳定币用于储蓄美元,视其为当地银行体系外的储蓄工具。此外,稳定币还被广泛用于汇款支付商品和服务,帮助用户绕过银行系统,完成日常的支付和交易。这使得稳定币成为尼日利亚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货币动荡和通货膨胀严重的背景下。

  • 实际场景:例如,尼日利亚用户常使用稳定币向在国外工作的亲属进行汇款,或在国际电商平台上购买商品,从而避免高昂的外汇费用和银行系统的不便。


2、土耳其:应对高通胀,追求收益的工具

土耳其同样是稳定币使用的一个重要市场,尤其是在该国面临高通胀的背景下,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稳定币来获取收益。由于本地货币(土耳其里拉)的持续贬值,用户希望通过稳定币赚取**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上的收益,以对抗通胀带来的财富缩水。

  • 首选公链:报告指出,土耳其用户在使用稳定币时,通常偏好选择以太坊币安智能链等主流区块链平台进行交易。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较高的流动性,还支持丰富的去中心化金融应用,使用户能够通过持有稳定币获得更高的收益。

  • 实际场景:许多土耳其用户利用稳定币参与去中心化借贷和流动性挖矿等金融活动,以赚取额外的收益,从而弥补货币贬值带来的经济损失。


3、印度尼西亚:货币转换与套利的便捷工具

在印度尼西亚,稳定币的主要用途集中在货币转换套利交易上。报告指出,印度尼西亚用户通过稳定币进行货币兑换和国际支付的效率远高于传统银行系统,这也是稳定币在该国迅速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

  • 用途:稳定币广泛应用于商业支付跨境交易,尤其是在需要外汇兑换或进行大额国际交易时。稳定币的快速结算和较低的交易费用使得企业和个人用户能够绕过传统银行的复杂流程,节省时间和成本。

  • 实际场景:印度尼西亚的中小企业通过稳定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大大减少了传统银行的繁琐程序。此外,一些个人用户利用稳定币在不同交易平台之间进行套利操作,获取汇率波动带来的利润。


4、印度:储蓄与支付的多功能金融工具

印度的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用户正在迅速增长,稳定币在印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尤其用于储蓄和美元交易。由于印度的本地货币(卢比)较不稳定,部分用户选择将资金转换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来保值。

  • 用途:印度用户使用稳定币进行储蓄,以避免本地货币贬值。此外,许多用户还将稳定币用于日常支付商业用途,通过它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易,甚至用作工资发放工具。

  • 实际场景:例如,一些企业开始通过稳定币向海外合作伙伴支付费用,减少传统银行的跨境转账延迟和高昂费用。


5、巴西:汇款和跨境贸易的有效手段

在巴西,稳定币主要用于汇款商品支付。稳定币在处理跨境汇款时提供了更便捷、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使其在巴西的使用不断增加。尤其是那些依赖跨境贸易的企业和个人,发现通过稳定币进行结算不仅能够避开复杂的银行系统,还能够节省大量的交易成本。

  • 用途:巴西用户在通过稳定币汇款时,既可以避开传统银行的高额手续费,也能享受更快的到账时间。因此,稳定币逐渐成为汇款工具的首选。此外,部分巴西企业已经开始通过稳定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尤其是在需要大额资金时,稳定币的使用比传统金融工具更加灵活。

  • 实际场景:例如,巴西的自由职业者通过稳定币接收来自全球客户的付款,大大提高了结算效率,同时减少了货币兑换损失。

四、稳定币的用途扩展:从投机到实际应用

稳定币最初主要用于加密货币交易中的价值储存和避险工具,但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尤其是在一些新兴市场,稳定币的用途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实际应用场景。报告数据显示,用户不仅将稳定币用于储蓄,还通过它进行工资发放、商品支付、汇率转换、获取收益等多种活动。这种转变展示了稳定币从纯粹的投机工具到日常金融工具的升级过程。

今年预计稳定币结算量将达5.28万亿美元 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问卷:用户使用稳定币的主要目的)

Aiying艾盈发现这个问卷让人惊讶的是接近一半的用户使用稳定币主要是为了进行加密货币或NFT交易,这说明MeMe对于Web3的推广普及教育起到了莫大的推动作用。

今年预计稳定币结算量将达5.28万亿美元 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稳定币应用中的主要使用场景)

  • 用稳定币支付商品或服务通过稳定币进行国际汇款(约45%):这两项应用同样非常普遍,表明稳定币被广泛用于日常消费以及跨境汇款,尤其是在需要更快、更便宜的支付方式的场景中。

  • 用于商业交易和支付工资:超过30%的用户曾用稳定币处理商业交易或工资支付,说明稳定币也正在被公司和企业纳入财务管理,特别是在跨国公司和远程工作的场景中。


总结主要是以下因素推动:

1. 储蓄:规避货币贬值,提供美元储蓄的安全性

稳定币的一个重要用途是为用户提供美元储蓄的替代品,特别是在本国货币经历贬值压力或通货膨胀的国家,稳定币成为了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报告指出,约47%的用户选择使用稳定币进行美元储蓄,避免因为本地货币贬值导致的财富缩水。

  • 用户动机:在尼日利亚、土耳其等高通胀国家,用户选择将资金存入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以保证财富不受到本国货币贬值的影响。稳定币提供了绕过传统银行系统的方式,使用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存储和使用美元。

  • 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尼日利亚的用户将资金转换为USDT来保存,而不是存入本国银行账户,避免奈拉(Naira)贬值带来的财富损失。


2. 收益获取:通过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赚取被动收入

随着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将稳定币存入DeFi协议来赚取收益,类似于传统金融中的定期存款或投资。报告显示,39%的用户表示他们通过稳定币获取收益,这种现象尤其在新兴市场上表现突出。

  • DeFi与收益:DeFi平台允许用户通过质押稳定币参与流动性挖矿或借贷协议,进而获得利息或代币奖励。与传统银行系统的低利率相比,DeFi协议往往能够提供更高的年化收益率。

  • 实际应用场景:土耳其的用户通过将USDT或USDC存入Aave或Compound等DeFi协议,赚取比传统金融机构更高的回报,这也是应对本地货币贬值的一种策略。


3. 汇率转换:高效的货币兑换工具

稳定币还为用户提供了比传统银行系统更高效的汇率转换服务,尤其是在跨境支付或汇款领域。传统银行的外汇兑换费用高昂且过程繁琐,而使用稳定币进行货币兑换不仅费用低廉,而且能够快速结算。

  • 用户行为:报告指出,43%的用户通过稳定币进行货币转换,尤其是在需要跨境支付或进行国际贸易时,稳定币的无国界属性使得其成为一个理想的工具。

  • 实际应用场景:印度尼西亚的中小企业利用USDT或USDC进行国际支付,绕过传统银行的外汇兑换流程和高昂费用,从而以更优惠的汇率完成交易。此外,个人用户在海外旅行或进行跨境消费时,也倾向于使用稳定币进行兑换,享受即时结算的便捷。

五、对金融基础设施的深远影响

随着稳定币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的快速扩展,它对传统金融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影响。稳定币不仅改变了跨境支付的格局,还大幅提升了金融包容性,使得更多用户能够参与全球经济。这种变化对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角色和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 跨境支付:更高效、更透明的支付方式

传统的跨境支付系统往往由于中间环节的存在而导致流程繁琐、时间较长,并且伴随高昂的交易费用。这尤其影响到那些依赖国际贸易、汇款的个人和企业,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类交易可能需要数天时间才能完成,且费用高达交易金额的数个百分点。

  • 稳定币的优势:稳定币的去中心化性质消除了许多中间环节,使得跨境支付更为透明、高效和低成本。通过区块链技术,稳定币能够在几分钟内完成全球范围内的资金转移,而费用仅为传统银行转账的一小部分。这在新兴市场中尤其重要,因为许多国家的用户依赖汇款或国际支付维持生计或开展业务。

  • 实际应用场景:比如,尼日利亚的个人和企业利用稳定币(如USDT或USDC)向国外的亲属或商业伙伴汇款,不仅节省了银行系统的繁琐流程,还避免了高昂的外汇兑换和转账费用。同样,印度尼西亚的中小企业使用稳定币进行跨境贸易支付,通过减少中间费用提升了交易效率,增加了利润空间。

  • 消除中间环节:稳定币的应用消除了传统金融中的中介如银行、支付处理机构等,这大大缩短了结算时间,使得资金能够在几分钟内完成清算,并且通过区块链的透明性,所有交易都可以在公共账本中被追踪和验证,这增强了信任和透明度。


2. 金融包容性:为未被充分服务的群体提供机会

金融包容性一直是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挑战,尤其是在新兴市场,许多人无法获得传统银行服务。这些人群可能因为缺少足够的身份证明、信用历史或居住在偏远地区而无法开立银行账户或获取贷款和储蓄服务。

  • 稳定币降低了进入门槛:稳定币的应用不依赖于传统的银行基础设施,只要用户拥有互联网连接和加密钱包,就可以参与全球金融活动。它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为那些被银行系统排斥的人群提供了存储、转账和支付的途径,使他们能够参与全球经济

  • 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帮助:稳定币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结合进一步增强了金融包容性。用户可以通过质押稳定币来获取贷款,或通过DeFi协议来获得储蓄回报,而无需传统银行要求的高额押金或信用评估。

  • 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土耳其和尼日利亚的用户通过稳定币绕过了本地银行的限制,利用稳定币进行储蓄和支付。同时,许多在国外工作的移民使用稳定币向国内汇款,这些资金能够被家人快速接收并用于日常消费,而无需经过昂贵且低效的汇款服务。印度和巴西的许多小型企业也利用稳定币支付国际供应商,避免了传统金融体系的延迟和费用。


3. 减少金融排斥现象

传统的金融系统往往要求用户提供大量的身份证明和信用记录,这使得大量低收入、无银行账户或信用记录薄弱的个人无法参与金融活动,特别是在农村或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稳定币通过区块链技术和数字钱包,消除了这些障碍,使得金融服务触及到了原本被排斥的用户群体。

  • 解决问题的关键:稳定币不需要复杂的开户手续,用户只需下载一个数字钱包,即可通过稳定币进行存储、支付、跨境转账等金融活动。这些钱包应用大多可以在智能手机上使用,这对于手机普及率高于银行账户拥有率的新兴市场尤为重要。

  • 实际应用场景: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偏远地区,许多用户通过稳定币获得了金融服务,而这在之前是无法想象的。通过移动应用和稳定币,他们能够将储蓄存放在更加稳定的数字美元中,避免了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同时也能参与国际贸易和支付,从而打破了长期的金融排斥现象。

六、稳定币公链:构建新的全球支付网络基石

稳定币之所以能够快速普及并广泛应用于跨境支付、储蓄、汇款等金融活动,离不开背后强大的区块链技术支持。不同的区块链平台提供了不同的速度、成本和安全性,这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体验和稳定币的使用场景。以下是报告中指出的几个主要区块链平台以及用户常用的数字钱包选择。


1. 主流区块链平台:速度、成本与安全性的平衡

稳定币的发行和交易离不开区块链平台的支持。根据报告,以太坊(Ethereum)币安智能链(Binance Smart Chain, BSC)SolanaTron是用户使用稳定币交易的最受欢迎的主流平台。这些平台各有特点,用户根据其具体需求,如交易速度、费用、平台安全性等进行选择。

今年预计稳定币结算量将达5.28万亿美元 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各条链稳定币交易量(按月计算)

今年预计稳定币结算量将达5.28万亿美元 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不同链稳定币的月活跃发送地址数量)

今年预计稳定币结算量将达5.28万亿美元 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各链稳定币月活跃发送地址数量的变化趋势)

  • 以太坊(Ethereum)

    • 受欢迎的原因:以太坊是最早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智能合约平台之一,支持多种稳定币的发行,如USDT、USDC和DAI。尽管以太坊的交易费用(Gas费)相对较高,但其强大的安全性和生态系统吸引了大量用户,尤其是在高价值交易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上的应用。

    • 应用场景:用户在以太坊上进行稳定币交易,尤其是在DeFi协议上存取收益或参与流动性挖矿时,倾向于选择这一平台,因为它提供了丰富的金融应用。

  • 币安智能链(Binance Smart Chain, BSC)

    • 受欢迎的原因:BSC以其低成本和高速度著称,特别是在交易量较大的情况下表现出色,吸引了大量需要快速完成稳定币转账的用户。相比以太坊,BSC的交易费用非常低,因此在处理小额支付和频繁交易时更具优势。

    • 应用场景:许多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用户更倾向于使用BSC进行稳定币交易,尤其是在跨境支付或商品购买时,其快速结算和低费用对成本敏感型用户极具吸引力。

  • Solana

    • 受欢迎的原因:Solana凭借其超高的交易速度极低的交易成本,逐渐成为稳定币交易中另一个受欢迎的选择。其每秒处理数千笔交易的能力使其成为高频交易和大规模支付场景中的理想平台。

    • 应用场景:Solana广泛应用于需要高效支付和即时结算的场景,尤其是对跨境电商和大型支付网络用户而言,能够大幅提升交易效率。

  • Tron

    • 受欢迎的原因:Tron以极低的交易费用闻名,是小额支付和高频交易用户的首选平台。报告指出,Tron已经成为许多新兴市场中稳定币用户的重要选择,因为其交易成本几乎为零,同时可以快速处理大量小额转账。

    • 应用场景:Tron的低费用结构非常适合日常汇款、支付以及频繁的小额交易。特别是在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用户更愿意通过Tron进行稳定币的跨境转账和商品支付。


2. 数字钱包的使用:托管与非托管的选择

除了区块链平台,数字钱包在稳定币的存储和使用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报告显示,用户通常使用交易所钱包和非托管钱包(自托管钱包)来管理他们的稳定币资产。

今年预计稳定币结算量将达5.28万亿美元 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用户最常用的区块链钱包)

  • 交易所钱包

    • 币安交易所钱包(Binance Wallet):作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之一,币安为用户提供了便捷、安全的交易所钱包服务。用户可以在币安平台上轻松管理和转移他们的稳定币资产,并进行各种加密货币的交易和兑换。

    • Trust Wallet:Trust Wallet是一款与币安相关的移动端钱包,广泛支持各种加密货币和稳定币。它以其易用性和对多种区块链资产的支持而著称,尤其在新兴市场中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用户可以通过Trust Wallet在手机上进行支付、存储和转账操作,方便快捷。

  • 非托管钱包(自托管钱包)

    • MetaMask:MetaMask是最常用的非托管钱包之一,用户可以通过它直接管理自己的私钥,完全掌控自己的资产。MetaMask支持以太坊和其他EVM兼容链的稳定币交易,尤其是在DeFi领域,用户通过MetaMask参与去中心化金融活动,如借贷和流动性挖矿。

    • 优势:相比交易所钱包,非托管钱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用户直接掌控自己的私钥和资金,不必依赖中心化交易所,这对许多重视资产安全的用户非常重要。

七、用户对稳定币的信任:Tether的主导地位与稳定币的增长趋势

随着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不断扩展,用户对其信任度也逐渐增强,特别是在对抗货币波动和促进跨境支付等实际需求中,稳定币发挥了关键作用。报告特别强调了Tether(USDT)在稳定币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尽管存在其他竞争者,但Tether凭借其广泛的流动性、用户的长期信任和庞大的市场占有率,依旧是用户的首选稳定币。

今年预计稳定币结算量将达5.28万亿美元 成为金融体系主要组成部分

(Tether(USDT)在稳定币供应中的市场份额变化)


1. Tether(USDT)的主导地位

作为最早发行的稳定币,Tether(USDT)不仅拥有悠久的市场历史,而且其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强劲,成为全球交易量最高的稳定币。根据报告数据,Tether占据了稳定币总供应量的大部分,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和全球加密货币交易所中,Tether被广泛用于交易、储蓄和支付。

  • 流动性优势:Tether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流动性。由于Tether与美元1:1挂钩,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将Tether兑换为美元或其他加密资产。这种便捷的流动性使得Tether成为加密货币交易者和跨境支付用户的首选工具。无论是高频交易还是大额转账,Tether都能够保证迅速且稳定的结算。

  • 用户信任:用户之所以信任Tether,主要基于其长期稳定的市场表现。尽管过去曾有关于Tether储备透明度的质疑,但其作为全球流动性最高的稳定币,依然获得了广泛用户的认可。在全球市场上,Tether的交易对涵盖了大多数主流加密货币,使得用户在交易时可以方便地用Tether作为中间工具。

  • 广泛使用的网络:Tether不仅存在于以太坊、币安智能链、Tron等多条区块链上,还被全球绝大多数加密货币交易所和去中心化金融平台所支持。无论用户是在中心化交易所交易,还是通过DeFi协议参与流动性挖矿,Tether几乎无处不在。报告中特别指出,Tether的这种广泛的使用网络使其在用户中的信任度居高不下。


2. 稳定币信任的背后:透明性与合规性

用户对稳定币的信任还依赖于发行方的透明性和合规性。Tether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保持主导地位,除了其流动性和长期表现外,还因为其持续努力提高透明度,并与全球监管机构合作,以确保其运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 透明度的提升:尽管Tether曾因其储备金问题受到质疑,但近年来,Tether增加了对其储备金的透明度,定期发布审计报告,向用户证明其稳定币确实有充分的美元资产支持。这种透明度的提升有助于增强用户的信任感,特别是在监管机构的监督下,用户更加确信其持有的稳定币是安全的。

  • 合规性的强化:随着全球各国对加密货币的监管逐渐加强,稳定币发行方需要确保其符合各国的法律要求。Tether通过与多个司法管辖区的监管机构合作,确保其能够合法运营并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合规性的强化不仅保护了用户的利益,也进一步提升了Tether在全球市场中的信任度。

八、监管挑战:跨境使用与货币替代引发的监管关注

尽管稳定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其广泛应用也引发了各国监管机构的关注。特别是在跨境交易和货币替代问题上,稳定币对主权货币的潜在影响成为各国监管讨论的焦点之一。

  • 跨境使用的复杂性:稳定币的跨境使用为全球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给各国监管机构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传统的跨境支付和资金转移受到严格的金融管制,各国央行和政府对资本流动有明确的监管规定。然而,稳定币绕过了这些传统系统,使得资金能够跨境自由流动,削弱了央行对资金流动的控制能力。这种资本的快速流动,可能导致资本外逃、货币政策失效以及对金融稳定的潜在威胁。

  • 对主权货币的替代风险:稳定币特别是美元稳定币的广泛使用,已经在许多经济不稳定国家成为了实际上的“货币替代”。用户和企业由于对本地货币的不信任,将大量资产存储在稳定币中,削弱了本国货币的使用和信任。这种现象在高通胀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长期来看,可能会对主权货币的地位构成威胁,甚至导致国家货币体系的动摇。

  • 监管的不确定性:随着稳定币使用的日益广泛,全球各国的监管机构已经开始采取行动,试图为稳定币制定明确的规则框架。尽管一些国家如美国、欧盟已经开始讨论和制定相关监管法规,但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的监管标准。稳定币发行方如何确保储备金的透明度、如何应对洗钱和恐怖融资的风险、以及如何与各国监管框架接轨,都是未来稳定币行业需要面对的关键挑战。

  • 实际案例:例如,**美国的《稳定币透明度法案》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法案》(MiCA)**已经着手建立对稳定币发行方的透明度要求和储备金审计制度。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则考虑通过加强本国货币的监管,限制稳定币的流通。未来,全球稳定币的合规性问题将决定其能否继续快速扩展以及在金融体系中的合法性。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FAT Awards 2024 」

 9 月 16 日 14: 00-22: 00 「FAT Awards 2024 」 年度盛典将于 Conrad Centennial Singapore 新加坡康莱德酒店举办。

  • 硬核项目齐聚:Bitget、Arbitrum、Galxe、dYdX、Movement、ME Foundation …

  • 超级抽奖狂欢:由 STEPN 提供的价值 8000 U 的 STEPN GO 鞋盒兑换券、惊喜盲盒、红包大奖…

  • chill 氛围感互动:颁奖盛典+私享酒会+胖企鹅卡牌首玩 PARTY

本次活动由 Odaily 主办,Bitget 联合主办,ArkStream Capital、Mizu、AIAChain、CoinW、Megabit 等联合支持。

【活动报名链接: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FAT Awards 2024 」嘉宾揭晓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 Aethir 

Aethir 为解决全球算力资源有效利用这一复杂问题提供了一种颠覆性但高度可行的解决方案。他们的网络聚合并智能地重新分配来自企业、数据中心、加密货币挖矿业务和消费者的新 GPU 和闲置 GPU。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 Galxe Gravity   

Galxe,原名 Project Galaxy ,是目前最大的 Web 3 任务平台。

Gravity 是一个专为大规模采用和完整链抽象而构建的全链结算层,抽象了链交互的技术复杂性,并集成零知识证明和最先进的共识机制等先进技术,以确保兼顾高性能、安全性和成本效益。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 Offchain Labs 

Offchain Labs 致力于通过最佳的技术栈扩展以太坊。利用 Arbitrum 技术,建设者可以创建强大的链上应用和充满活力的区块链生态系统。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 Bitget

成立于 2018 年,Bitget 是全球领先的加密资产交易所和  Web 3 公司。目前,Bitget 为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通过领先的跟单、AI 机器人等交易解决方案,帮助超 3000 万用户实现交易“智”变。Bitget 携手阿根廷传奇足球运动员梅西和电竞赛事官方组织  PGL 等可靠合作伙伴,鼓励人们拥抱加密资产。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 ArkStream Capital

ArkStream Capital 是由原生加密货币人士创立的一级市场基金,集投资,战略咨询与增长为一体,致力于推动web3.0 的独角兽成长。ArkStream Capital 团队来自 MIT,Stanford,SUSTech,UBS, 埃森哲,腾讯,谷歌等公司,投资项目包括 AAVE, Filecoin, Republic, FLOW, Pocket, Secret, Secondlive 等。

  • ABCDE Capital

BMAN 与 Huobi 联合创始人杜均合作联合创办 ABCDE Capital,专注于支持 Web3 建设者,为全球的一线创始人提供端到端的包括资本、流量、交易、牌照、开发者等生态资源扶持。ABCDE 囊括了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新火科技、新加坡 SAAS 公司 ChainUP、交易所 Huobi、媒体公司 Cointime 等生态。

  • Spartan Group 

Spartan Group 是一家领先的区块链投资和咨询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和香港。Spartan Group 的合伙人是来自银行、对冲基金和风险投资领域的资深人士。专注投资以及为领先的区块链项目和寻求实施其融资和生态系统战略的公司提供定制咨询服务。

  • GSR

GSR 是一家全球加密做市商,专门为数字资产行业的成熟全球投资者提供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程序化执行和结构化产品。

  • SevenX Ventures 

SevenX Ventures 是一家以社区和研究为驱动的风险投资公司,专注于区块链技术和Web3的早期投资。作为一家加密原生基金,SevenX 的目标是桥接东西方创业者和生态,并通过引入经过实战检验的前瞻性投资方法和全方位的咨询服务来支持创业者,帮助他们发现去中心化世界中的新大陆。

  • 1Kx

1kx 是一家专注于生态系统增长的早期投资公司。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 dYdX Foundation

dYdX 是 DeFi 的交易平台,该平台旨在通过去中心化技术来建立更加开放、透明和安全的金融产品。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 Movement

Movement 是一个模块化框架,用于在任何分布式环境中构建和部署基于 Move 的基础设施、应用程序和区块链。Movement 联合创始人 Rushi Manche 和 Cooper Scanlon 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在以太坊上构建第一个使用 Move 的 L2。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 Story Protocol 

Story Protocol 是可编程的 IP 层,通过将知识产权转化为超越媒介和平台的网络,释放全球创造力和流动性。该项目是由一支连续创业团队(以 4 亿美元被收购)和经验丰富的运营人员创立,他们在消费者科技(2 亿多次应用下载)、生成式 AI(Deepmind)和 Web3 基础设施(Flow 和 Harmony)方面具有多元化创业背景。Story Protocol 得到了多个顶级投资者的支持,包括 a16z crypto、Endeavor 以及 Hashed。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 Magic Eden

Magic Eden 是一个致力于塑造 Web3 未来发展的领先的跨链平台。除了是一个 NFT 交易平台以外,Magic Eden 还是一个包括安全的跨链钱包在内的、用户友好的综合型生态系统。Magic Eden 赋予用户铸造、收集和跨链网络交易数字资产的能力,将“文化时刻”带入区块链世界,以此促进创造力的产生和社区的参与。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 deBridge 

deBridge 是 DeFi 的流动性互联网,专注于速度、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推动整个 DeFi 领域的实时价值和信息传递。通过实现统一的流动性、自由的信息交换和开放的访问,deBridge 将 DeFi 转变为一个统一的开放市场。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 ZetaChain

ZetaChain 是一个基于 Cosmos SDK 的第一层区块链(L1),使用 CometBFT 作为共识机制。ZetaChain 上可以部署全链智能合约,让应用程序实现统一的使用体验。这是其核心价值主张。开发者只要部署单个合约,ZetaChain 就会安排好跨链的交互。

  • AIA Public Chain

AIAChain 是⼀条支付型新兴公链,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旨在优化交易速度并降低成本,同时保持⾼度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通过其原⽣代币 AIA 和采⽤的 APoS 共识机制,AIAChain⽀持智能合约和跨链交互,致⼒于构建去中⼼化的数字经济⽣态系统。

  • Mizu

Mizu 由 Aptos 基金会支持,是第一个 Telegram 上的 Aptos 钱包,提供 Web3的即时入口。

  • Zircuit

Zircuit 是一个采用 ZK Rollup 技术的解决方案,具备 AI 驱动的序列器级安全性和并行化电路。Zircuit 是一支由 Web3 安全资深团队和计算机科学、算法和密码学博士组成的团队打造,其独特架构结合了性能和安全性的优势。

  • Chainbase

Chainbase 是一个 Web3 开发者平台,为开发人员提供云化的 API 服务,以帮助接入加密网络,轻松构建可扩展的 Web3 原生应用。该中间件平台提供了多个服务,包括多链节点、数据查询、实时索引及应用监控等开发者工具。

  • Monad

Monad 是一个致力于解决传统 EVM 可扩展性问题的高性能 Layer 1 网络,主打「并行 EVM」(Parallel EVM)概念,希望通过在执行层引入「并行处理」和流水线架构的方式在 Layer 1 网络中改进、提升 EVM 的执行效率。

  • MEGABIT 

MEGABIT 数字货币交易所成立于 2019 年 4 月,注册地位于加拿大。我们的使命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数字资产交易服务。MEGABIT 致力于合规运营,拥有多种金融监管牌照,确保所有交易和操作符合相关法规,从而保障用户利益。

  • CoinW

CoinW 币赢,成立于 2017 年,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提供全面的交易生态系统和创新产品。CoinW 币赢在全球设有 18 个本地化服务中心,拥有超过 1300 万用户,致力于赋能全球的交易者、投资者和创新者。

Pudgy Penguins TCG 首玩 PARTY

时间: 9 月 16 日 19: 00–22: 00 

地点:Conrad Centennial Singapore 新加坡康莱德酒店

The Pudgy Penguins TCG 将于 9 月 16 日举行第 1 版卡牌预售线下活动。活动期间开放线上报名订购和线下购买第 1 版卡牌的资格。所有现场参会者还将获得活动限定卡牌。

【报名链接:

「FAT Awards 2024」豪华嘉宾阵容揭晓,精彩不容错过

工具指南:教你如何玩转Fractal Bitcoin

原文作者:Biteye 核心贡献者 Viee

原文编辑:Biteye 核心贡献者 Crush

工具指南:教你如何玩转Fractal Bitcoin

这两天,分形比特币协议 CAT 20 爆火,$FB 的价格直接从 10 u 涨到 30 u,市场难得回暖。

Biteye 整理了玩转 @fractal_bitcoin 工具大全,别再 FOMO,两横一竖就是干!

01 钱包

1、@unisat_wallet:推出分形比特币的背后团队,拥有 $FB 早期空投资格

2、@okx web3:同样支持分形比特币,第二个拥有 $FB 早期空投资格的钱包

02 交易平台

1、@dot_swap:链上 swap,滑点较高,比较贵

2、@gate_io:中心化交易所

3、场外 OTC:风险大,自行研究

03 PoW 工具

1、Fairpool

2、@f 2 pool_official

3、@MaxiPoolHosting

4、@SoloFractal

5、@BitTera_RWA:提供 $FB 算力 NFT

04 数据 / 交易工具

1、@cryptohunt_ai:Fractal 推特信息聚合器,包含 cat 20 mint 指南教程,以及项目分析

2、@mctxyz:链上工具箱,功能全面,能够批量转账、批量查余额、拆分 UTXO 等

3、Fractal Pool List:查找分形矿池列表及其算力、费用和支付方式

4、@unisat_wallet:查看挖矿的算力和难度

5、@mempool:区块浏览器

6、@OKLink:区块浏览器

7、@FractalBotx:通过 Telegram 机器人创建、交换、赚取

05 CAT 20 协议工具

1、@cryptohunt_ai:代打工具,成本低速度快,实时看板查看 Mint 进度

2、@cointool:代打、CAT 20 批量查询余额、批量转账

3、@dot_swap:代打工具

4、CAT-20 浏览器:查询 Mint 进度、持有人数等

5、@btcterminal_:查询 Mint 进度、钱包余额等

更多分形生态系统项目汇总,详见 @fractal_bitcoin 官网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原文作者:Ceteris

原文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去年在《》报告中,我专门写了一个「L2 战争」章节,其中阐述了我对 Rollup 领域的看法以及未来一年的趋势。主要观点如下:

  • Blast 是 Rollup 架构的混杂,并将导致「kumbaya」时期的结束。

  • L2 生态系统将变得更加碎片化和孤立,L2 都将推出自己的跨链 / 互操作性标准和 SDK 来启动新的链 /L3。

  • Rollup 需要使用替代性数据可用性层(DA)来扩展。

  • DA 作为价值累积来源将消失。DA 将迎来颠覆性创新,对 DA 收取溢价不再可行。

  • 以太坊的新牛市主题是「全局证明验证层和货币」。

  • DA 层的价值累积将受到限制。

  • 如果所有价值都汇集在排序层,那么 L2 代币的价值累积在理论上是正向的。

这篇文章的观点已经过时了。以太坊经历了重重危机,上面的这些观点现在已经被反复提起和讨论。甚至,你可以看到很大一部分以太坊社区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扩展 L1,而不再将价值让渡给 Rollup。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然而,每个人都在关注和讨论这一点,它就不再是真正的「alpha」或反向观点了。那么,我们今天看到了什么,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Rollup 现状

首先是收入。以太坊的收入在 EIP-4844 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这张来自 Galaxy 的图表给出了直观的解答,DA 不再是以太坊经济的重要价值驱动因素。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这完完全全是坏事吗?不!以太坊别无选择。正如我们所强调的,DA 经历了「颠覆性创新」,这意味着收取溢价变得更具挑战性。虽然我们确信以太坊仍然能够收取比其他 DA 层更高的费用,以便 Rollup 可以继承以太坊的完整安全性,但 Rollup 将在多大程度上做到这一点尚不清楚。共享 DA 层的主要好处是互操作性。通过共享 DA 层,跨链变得更安全,并且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规模经济。同样,虽然这是关键好处,但没有人真正知道这种好处价值多少。Rollup 会支付 10 倍于其他 DA 层的费用吗?还是说 100 倍?这个问题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只是我们不知道它是多少。

因此,以太坊 DA 费用收入的减少是自然而然的,它别无选择。现在,有些人开始质疑以太坊 Rollup 路线图,以 Max Resnick 和 Doug Colkitt 为代表。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https://twitter.com/0x doug/status/1831898285130330367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既然现在大家对 DA 经历颠覆性创新对以太坊经济影响的看法一致,那么它注定要失败吗?

以太坊的前进之路

就像我们在年度展望报告中所说,以太坊的主题现在归结为「全球证明验证层和货币」。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好吧,这并不完全正确,但我们确实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以太坊是最去中心化和历史最悠久的基础层,这使其在资产发行和验证证明方面比所有其他区块链都具有竞争优势。即使经济效益不那么强劲,但以太坊仍然是一项优质资产。然而,除去所有执行工作后,以太坊会回到 EIP-1559 之前的经济模式,其中 ETH 大部分被回收利用。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开始看到很多人重新关注 L1 扩展,并让应用程序迁回到以太坊 L1。我们知道 L1 上的执行会产生费用。我们不知道的是世界是否会采用 ETH 作为货币。如果每个 Rollup 都使用 ETH 作为货币,那么它将成为像 BTC 一样在世界各地使用的非国家支持的货币。对我来说,这是一个乐观且可能的结果,挑战在于 Vitalik、Justin Drake、你或我是否认为 ETH 是货币在很大程度上无关紧要。

ETH 会成为世界货币吗?

我们回到之前的问题:为什么人们试图再次扩展 L1 规模并提高 L1 费用?这是否正确?Theia 的 Felipe 认为,如果我们只是根据 MEV 和费用对 L1 代币进行估值,那么它们无论如何都会归零,因此唯一能证明其估值合理的东西就是成为「新兴市场储备资产」,即「货币」。我支持这个观点。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最后,Wei Dai 认为,要使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在经济上可行,以太坊需要为 L2 提供网络效应,有两种方式:

  • 基于排序提供可组合性和抗审查性。

  • 更强大的共享结算,其中 L2 发行的资产也可以在其他 L2 上使用,以消除碎片化。

这是让以太坊长期发挥作用的唯一方法。

战况升级,揭秘以太坊L2战争现状

我认为以上所有观点都是可行的,但我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以太坊再次专注于扩展 L1,那么它只会变成「更糟糕的 Solana」,因为以太坊永远无法在 L1 执行方面与 Solana 竞争。我认为没有人真正知道结果,人们只是相信不同的东西。最终,市场将决定什么是有价值的。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原文来源:Founder Park

OnlyFans 又登上了科技板块的头条。

这家成人内容平台,年收入 66 亿美元,有人统计,这比硅谷所有新锐 AI 公司的收入总和还高。它是英国自 DeepMind 之后最成功的公司,是 TikTok 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内容平台。

OnlyFans 定义了某种类型的创作者经济。

更恐怖的是, 2023 年,他们把收入中的 53 亿美元分给了创作者,就算这样,他们还有 6.49 亿美元的营业利润。

CEO Keily Blair 在接受采访时宣称,OnlyFans 不做推荐算法,不会引入虚拟 AI 角色,甚至暂时不打算推出 AI 相关的功能。

而这一切的考虑,都是为了保护创作者的权益、让用户和创作者拥有更多选择权。

文章内容编译自 Matthew Ball 的文章、WSJ 的采访,Founder Park 进行了部分删减。

01 TikTok 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平台

虽然是一家私企,但作为英国公司,OnlyFans 仍需公开部分业务和运营数据。尽管信息有限,但足够让我们窥见其收入、利润、规模及市场地位。

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是自 2010 年 DeepMind 成立以来英国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同时也是继 2014 年 TikTok 通过 Musical.ly 走红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内容平台,特别是在创作者经济领域。

2023 年,OnlyFans 的年收入已达到惊人的 66 亿美元,五年前的收入是 3 亿美元。虽然疫情期间的爆发性增长不太可能重现,但 2023 年的收入依然比前一年增长了 19% ,也就是 11 亿美元,这比 2022 年的增速还快了 3 个百分点。尽管平台以订阅为基础,但现在超过 60% 的消费现在通过一次性交易完成,而且这些交易金额并不小,常常高达几十美元。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事实上,自 2021 年以来,订阅收入仅增长了 9%,而交易收入却飙升了 70%,占据了总收入增长的 88%。目前,OnlyFans 的收入已经是成人行业巨头 Aylo 的两倍,后者拥有包括 PornHub、Brazzers、RedTube、YouPorn 和 XTube 在内的多个品牌。OnlyFans 平台的注册用户已超过 3 亿,尽管并非所有用户都活跃或付费,但该平台并未披露具体细节。在地域分布上,三分之二的收入来自美国,英国和欧洲合计占比 16%,其余 17% 来自「世界其他地区」。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02 增长原因:市场空白期、高分成

收入的增长首先得益于品牌知名度的提升(「OnlyFans」一词已经成为创作者私域变现的代名词),有很多知名创作者入驻(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提供色情内容)。

此外,监管迫使许多成人内容平台删除了非常多内容(这些内容大多是未经任何合规流程上传的),并为新的内容上传进行了繁琐的身份验证流程。

同时,像 Reddit 和 Tumblr 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决定禁止色情内容,这不仅创造了市场空白,也迫使拥有大量粉丝的创作者将粉丝引导到其他平台。而且,许多 OnlyFans 创作者现在将 Reddit、Imgur、Instagram、TikTok 和 Twitter 等网站视为吸引 OnlyFans 客户的一种引流手段。在大多数类似情况下,平台会反对创作者将观众或消费引导到竞争对手的服务上——或者至少会尝试推出一个集成的功能/产品,可能会取代一个替代品。

然而,这些网站并没有直接与 OnlyFans 竞争(更重要的是,它们通常禁止色情内容),因此它们通常允许这种行为,只要它符合它们的服务条款并且不是太公开。此外,这些平台通常从 OnlyFans 创作者的推广中受益,因为这会有一些很容易带来病毒传播的内容,而且不需要这些平台支付费用。

OnlyFans 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是其高达 80% 的收入分成率,创作者作为演员为制片公司或其他经纪公司工作的收入分成比例。

在 2023 年,OnlyFans 创作者收到了惊人的 53 亿美元的支付。作为比较, 2023-2024 赛季 NBA 的总薪水为 49 亿美元,而 NFL 的上限为 72 亿美元。在过去的五年里,OnlyFans 创作者总共收集了超过 150 亿美元。当然,这些联赛每个都有 500-1, 700 名玩家,而 OnlyFans 拥有大约 410 万创作者。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总的来说,OnlyFans 正在慢慢吞噬整个色情行业。创作者和色情明星可以以更安全的方式赚更多的钱,同时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并为观众提供更真实、差异化和有价值的体验。

顺便说一句,OnlyFans 的高收入分成之所以可行,是因为它没有给苹果分成(这会拿走所有收入的 15-30%)。事实上,iOS App Store 和谷歌的 Play Store 不允许色情应用。通常这样的禁令对于一个潜在的商业模式来说是一个丧钟,但基于浏览器的体验对于图像和视频观看以及聊天来说是足够的(只是对游戏不太友好),大多数潜在的 OnlyFans 客户不会因为基于网络的体验「不如」基于应用的体验,以及支付过程更慢、更烦人而受到阻碍(对于休闲游戏或电子商务来说,这不太行)。

03 顶级创作者拿走了大部分收入

与其他 UGC 平台的情况一样,OnlyFans 的收入高度集中在顶级创作者手中,他们获得了绝大多数收入,而大多数创作者的收益很少。

OnlyFans 上有超过 410 万个创作者账户(公司不披露独特创作者的数量;有些人运营多个账户)和超过 3.05 亿粉丝。一些创作者估计每月能产生数百万美元,但收入似乎遵循传统的正态分布。

平均来算,平均创作者有 74 个粉丝,每年支付 24 美元(或每月 2 美元),总计每年 1800 美元(其中 1450 美元归创作者所有)。然而,中位数创作者的收入可能要少得多。但根据之前 OnlyFans 内部的数据显示,前 0.1% 的创作者(其中一些人每月收入数百万)的收入是前 15% 创作者的 15 倍。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尽管如此,世界上很少有其他平台拥有超过一亿的每日平均活跃用户,这些人每年在平台的支出超过 20 美元。

顶级创作者中常见的一种技巧是一系列定价阶梯,包括一个免费版,例如基础:免费,标准:每月 5 美元,高级:每月 10 美元,VIP:每月 100 美元……,其中还可以有额外的交易(例如按次付费的消息或图像)。

为了减少流失,许多权益只对长期订阅者可用。顶级订阅者还可以直接与创作者沟通(这使得这些用户可以提出可能导致进一步额外收费的请求)。在许多情况下,回复实际上是由创作者的团队成员编写的——记住,这些创作者中的许多人现在都是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企业负责人——尽管这种所谓的欺骗导致了一些法律行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认识到,许多粉丝正在为超社会关系和连接幻想付费,而不仅仅是照片和视频。许多顶级账户不是限制级的,有些完全专注于 Patreon 或 Substack 的那种内容,而不是 OnlyFans,或者以其他方式只是对私人(但 PG-13 级)Instagram 照片的付费访问。

尽管 80% 的总收入转给了创作者,但 OnlyFans 产生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在 2023 年,该平台的净收入为 13 亿美元,毛利润为 8.19 亿美元(至少有一半的 4.88 亿美元销售成本将用于信用卡手续费,其余大部分与带宽、服务器等有关)。在所有开销之后,营业利润为 6.49 亿美元(占净收入的 50% 和总收入的 10%),过去五年总计为 17.4 亿美元。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2023 年,公司平均只有 42 名员工,两年前是 61 名。在这一年中,每位员工创造了 3100 万美元的净收入和 1550 万美元的营业利润。

自 2019 年以来,OnlyFans 已经向其两位所有者支付了 11 亿美元的股息,仅在 2023 年就支付了 4.72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Leonid Radvinsky 曾在 2018 年创立了一家色情直播公司,当时他购买了 OnlyFans 的 75% 股份,那时的利润(可能)还没有累计超过 100 万美元。

04 新威胁:开放成人内容的 X、以及 AI

这几年出现了一些 OnlyFans 的竞争对手,其中一些甚至为创作者提供了更高的收入分成。然而,OnlyFans 的双边市场规模(即用户和创作者)已经证明是持久的,不仅仅是有利可图的。

42个人,年赚66亿美金,OnlyFans比全硅谷的AI创业公司都挣钱

然而,除了「OnlyFans 能变得多大?」之外,还有两个有趣的问题。

首先,X 是否能够成功进入这个领域,以及它将如何影响 OnlyFans?在 2024 年 6 月,Elon Musk 结束了该平台对色情内容的禁令,这一举措是在它推出付费订阅和封闭消息后不久。

第二,不仅仅是图像和视频,还包括生成性 AI,将如何影响这个类别。

随着更多替代品的出现,对「真品」的需求下降,而对超社会真实性的溢价却在上升。这种趋势是可以预见的。而且,生成式 AI 创作者却能够真正做到你想要的一切,而且只为你服务。与真实创作者不同,这些 AI 能讲多种语言,随时随地都可用,并且在未来还可能融入沉浸式 3D 的环境。

05 不做推荐算法,不引入 AI

今年 5 月份,在一次媒体采访中,OnlyFans 的 CEO Keily Blair 阐述了他们对于内容推荐的想法,以及对于 AI 的观点。Founder Park 进行了简单编译。

没有算法推荐、没有 AI

Jeff:你们是怎么通过推荐系统吸引粉丝的?

Keily Blair:我们没有任何粉丝的个性化推荐系统。

Jeff:好的,你们计划将 AI 加入到产品中吗?

Keily Blair:所以我们不允许 AI 生成的内容。真实的创作者可以使用 AI 来增强自己的内容,但禁止完全的 AI 虚拟人账户。

Jeff:每日使用时间对于社交媒体公司很重要,你们是怎么提升这个指标的?

Keily Blair:与许多其他社交媒体公司不同,这对我们来说实际上不是一个重要的增长指标。

Jeff:你们网站最大的流量来源是什么?

Keily Blair:我不知道。我不追踪这个指标。

Jeff:……那你是怎么得到这份工作的?(笑)但你很擅长用户增长,你肯定有这方面背景吧?

Keily Blair:实际上和很多科技公司 CEO 相比不同的是,我是学法律的,专门研究网络安全和隐私问题,这大概说明了不少问题。

Jeff:但是总之你们现在已经能轻松创收了,对吧?

Keily Blair:我认为 Onlyfans 的真正有趣的是,我们是一个让成年人真正拥有成人内容体验的空间。有时这包括「成人内容」,但它也可以包括体育、喜剧、综合格斗……基本上是任何创作者想要通过粉丝群体获利的地方,只要他们遵守我们的服务条款。

没有广告、严格审核作者身份

Jeff:为什么 Onlyfans 不通过平台推荐来帮助用户发现那些受欢迎的账户呢?毕竟,广告驱动的模式几乎是每个社交媒体平台的核心。

Keily Blair:这是因为广告驱动模式是社交媒体增长的关键,社交媒体平台通常都以这种方式构建。但是 Onlyfans 与许多其他平台不同,我们与创作者社区的利益一致。只有创作者成功了,我们才能成功。自从我们成立以来,我们已经向创作者支付了 150 亿。我们的商业模式意味着我们每赚一美元,创作者就赚 4 美元,我非常自豪。

Jeff:所以,OnlyFans 并不追求模仿那些以广告为主导的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模式,这在近年来似乎是个逆流而动的选择。我们见证了 TikTok、YouTube shorts、Instagram 和 Facebook 都在大力推广订阅和直接向创作者付费的功能。有趣的是,这种趋势与他们减少对创作者的收入同时发生。

我很好奇,你对这种竞争格局有什么看法,以及对于一个想要采用 OnlyFans 这种模式的平台来说,信任和安全问题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Keily Blair:确实,其他平台开始模仿 OnlyFans 的模式,尤其是在创作者变现和订阅机制方面,尽管他们在收入分配上可能没有那么慷慨。

我认为创作者和年轻一代都渴望更多的互动和公平的回报。Z 世代那些相对年轻的成年人希望与创作者建立联系,他们认为创作者应该得到应得的报酬。

OnlyFans 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创作者始终拥有他们内容的版权。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将内容从平台上移除,这些内容不属于我们,而是属于创作者自己。对于其他平台,如果他们依赖广告收入,我理解这是一种额外的变现方式。但 OnlyFans 一直秉承这种订阅的盈利模式,我们的用户和创作者都习惯了这种规则。我认为其他平台在转向订阅模式时面临的挑战是,用户已经习惯了免费获取内容,他们需要感觉到这是独家内容,他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获得了更多价值。

在创作者经济和商业趋势方面,我们注意到订阅收入现在占我们总收入的比例中,其实比「微交易」(单次交易)收入要小。「微交易」包括付费解锁内容、私信、定制内容和幕后彩蛋等。有时,作为用户我可能不想订阅所有内容,我只想看某一件特定的事情。因此,让用户和创作者能够自由选择不同的变现模式,无论是订阅还是微交易,都非常重要。

至于信任和安全,这对我们的运营至关重要。在 OnlyFans,我们非常重视这一点。我们首先关注创作者的注册流程,因为这是最重要的环节。创作者必须经历一个非常严格的审核流程,他们必须向我们提供九种不同的个人信息,包括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比如美国,你必须提供社会安全号码。我们要求提供政府发布的身份证明、全名、银行账户细节、其他社交媒体账号等,这样我们就可以确保你在所有平台上都是同一个人。我们不会将这些数据用于其他目的,我们使用这些数据只是为了保护社区的安全,并建立问责制。

Jeff:但是在一些国家你们获得不了这些创作者的有效身份信息,你是怎么处理的?

Keily Blair:这确实很棘手。在那些我们实际上无法验证身份的国家,我们选择不在这些地区开展业务。我们必须确定我们的创作者在加入平台之前的年龄和身份,特别是如果他们选择分享成人内容的话。

Jeff:很明显,你们不允许未成年人在平台上无论是作为创作者还是观众出现。那如果我有一张我孩子的照片,作为一个创作者,我想分享给我的粉丝看,会怎样?

Keily Blair:肯定不行。

Jeff:好吧。那如果,只是如果,我想在我的 OnlyFans 账户上玩角色扮演,我是个穿着校服的女孩,会怎样?

Keily Blair:那也不行。所以我们不允许任何有关年龄暗示的角色扮演,Jeff。这对我来说是原则问题。我自己就有两个孩子,一个 9 岁,一个 11 岁。我希望他们能在网上有一个健康的环境。

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我们非常重视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我们了解每个不同的平台模式都有其风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平台上所有超过 18 岁的用户都很有信心,我们允许成人内容的存在。我们必须面对不同的风险,所以我们在内容审核上的投入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平台没有端到端加密,即使是在私信中也是如此,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专注于保护社区的安全,确保社区只对成年人开放。

为了保护创作者而禁止使用 AI

Jeff:你们针对 AI 的一些决策是真的令我感到有些困惑了。比如说 Chatbot,它现在可能在许多事情上并不那么出色,但它在进行简单对话方面相当不错。除了订阅之外,创作者还需要花很多时间和交谈。其实这也算不上社交平台的秘密了,那些人气很高的创作者有专门的客服团队,他们完全可以训练机器人来模仿自己,然后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这能省下一大笔开销。你们为什么不允许这么做呢?

Keily Blair:你说这是「简单对话」,但 OnlyFans 的私信里真的有很多非常深刻的内容,聊天机器人可处理不了这些。这个先不提,我觉得现在生成式 AI 的风险挺多的,这又涉及到法律问题了。现在大家都在探讨 AI 的未来:有的说 AI 会带来巨大的变革,有的担心会出现 AI 统治人类的末日场景,我们该怎么防范?……

但他们没解决 AI 目前正在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版权、归属等。它们不是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是现实问题,是现在就在侵犯创作者权益的问题。真的允许 AI 在系统中自由运行是有风险的。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允许创作者用 AI 来丰富内容,但它必须明确属于创作者,必须能向我们证明。

Jeff:Meta 那边就用了机器人,它们偶尔会假装是纽约公立学校孩子的父母。你的意思是你永远都不会允许使用生成 AI 来创作内容和社交互动吗?

Keily Blair:目前我们认为引入 AI 的好处还不足以抵消风险,但我们持续在关注这个领域的发展。我没有预知未来的水晶球,技术变化太快了。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有一个由律师、隐私专家、技术专家、开发人员组成的团队,他们正在研究现有技术以及它如何能够助力我们的创作者社区。如果哪天我们对保障措施有信心了,我们可能会考虑探索这个方向。但现在,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还不适合这么做。

给用户和创作者更多选择权

Jeff:我注意到你之前公开表达过对一些推荐算法平台的不满。但与此同时,你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在与这种模式合作,在 OnlyFans 上成功的创作者几乎都是在 Instagram、Twitter、YouTube 上已经成功的创作者。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待这种共生关系的,你的业务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依赖于你似乎不太喜欢的这种模式。

Keily Blair:每个创作者都是在经营自己的事业。本质上,我们是一个帮助创作者和粉丝建立联系的平台。

有一份非常有意思的报告,它指出大多数创作者在 7 个甚至更多平台上运营,并且在这些平台上为不同的受众提供不同的内容。如果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彻底改变了创作者与粉丝互动的方式,如果其他平台对创作者与粉丝的互动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就会受益。他们可能会最终选择 OnlyFans 作为主要平台,当然,前提是他们超过 18 岁并且通过了所有的验证。

确实,我认为我们和其他平台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共生关系,因为这一切都关乎创作者本人和他们的粉丝群体。但我们仍然需要建立保障措施,并且控制我们平台上的内容。比如允许用户有选择权,让他们能够选择每一个订阅,选择他们想要追随的每一个创作者,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作为一个粉丝,我不会对所有东西都感兴趣。我只对某些东西感兴趣。我是某些人的粉丝。我喜欢某些音乐家,我喜欢某些记者……

我们不想要推送通知,我们希望有选择,我们希望能够掌控。我们的创作者也希望掌控他们的粉丝群体。创作者可以屏蔽粉丝,他们可以决定不让某些人关注他们。所以对我来说,保持激励的一致性,专注于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和创作者体验,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Jeff:是这样吗?你似乎在暗示这个平台可以成为其他平台不好体验的替代品。但我的意思是,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互联网本身如何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或者,我们现在就应该这样做?OnlyFans 是建立在假设它将永远是一个互联网另类产品的基础上,你怎么看待整个互联网社交产品的发展?

Keily Blair: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真的希望我们可以建立更好的社交媒体平台,我们可以做出改变。我认为我们之前谈到的一些结构性问题确实让这变得困难。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在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成功,同时考虑并意识到我们社交平台上普遍存在的风险,并适当地控制它们。

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将安全性融入设计之中,而不是事后再补救。这种从设计上就考虑安全性的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同时也为我们的创作者提供一个更安全、更受控制的环境。这种前瞻性的思维方式,让我们能够在社交媒体领域中独树一帜,为用户和创作者创造真正的价值。

当然,事后的思考和努力总是有价值的,总比没有行动要好。因此,我抱有希望,互联网能够朝着那个方向前进,我期待我们能看到现在其他社交媒体更多的变革,以及一个更加积极乐观的社交媒体的未来。

基金会转移资产?Rollups 压制主网?以太坊的破局和展望分析

近期,围绕以太坊的发展和现状,行业里出现了不少争议的声音,质疑的焦点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质疑一 :以太坊基金会账户频繁转移 ETH,财务规划不透明,所持资产或可能难以维持后续运营发展。

相关事件:

1.  2024 年 8 月 24 日,以太坊基金会将 3.5 万枚 ETH 存入 Kraken,ETH 在随后 6 天市值下跌了 13%。

2.  2024 年 9 月 5 日 16:10,根据 @ai_9684xtpa 的监测,以太坊基金会再次转移 100 枚 ETH,该地址过去 8 个月内已累计在链上转移 2616 枚 ETH。

3.  2024 年 9 月 6 日 14:07 分,根据 Lookonchain 的监测,以太坊基金会于 15 分钟前将 1000 枚 ETH 转至 0xbC9a 开头多签地址,根据之前的交易模式,这个多签钱包账户或会将 ETH 转入 0xd779 开头钱包地址并转换成资产 DAI。

回应和讨论:

以太坊基金会 Justin Drake 在 2024 年 9 月 5 日 Raddit 平台上举办的第 12 次开放问答活动(下文简称 AMA) 上发布个人意见表示:以太坊基金会的财务报告很快会发布,估测以太坊基金会整体持有约 10 年的资金储备,资金储备会因以太坊价格的波动而出现大幅变化。

按当前资产市值价格计算, 以太坊基金会每年花费大约为 1 亿美元。以太坊基金会主要使用的以太坊钱包现持有资产价值大约为 6.5 亿美元。同时,以太坊基金会也有货币储备,可以覆盖未来几年的运营需要。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第 12 次 AMA 上表示:当前,以太坊基金会的预算策略是每年花掉剩余资金的 15% ,这意味着以太坊基金会能够持续运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力会变小。

根据媒体报道,以太坊基金会执行董事 AyaMiyaguchi 曾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以太坊基金会每年预算约为 1 亿美元,主要由赠款和工资组成,部分受助人只能接受法定货币支付。2024 年以来,基于复杂的监管原因,以太坊基金会被告知不要进行任何资金活动,目前无法提前分享计划。以太坊基金会的 ETH 转移交易并不是销售。

质疑二 :以太坊路线图规划过度聚焦于 Layer2 解决方案(主要指 Rollups),忽视了对以太坊主网 Layer 1 发展提升的关注,路线图需要修改。

回应和讨论:

以太坊研究员 Dankrad Feist  在第 12 次 AMA 上发布个人意见时表示:许多人认为,以 Rollups 为中心的路线图会削弱以太坊的费用收入和 MEV ,最终 Rollups 可能会成为寄生者。我认为这并不正确。

如今最高价值的交易仍将在以太坊主网 Layer1 上发生,而 Rollups 会通过为用户提供大量交易空间来扩展整个生态系统。这种关系是共生的:以太坊为 Rollups 提供廉价的数据可用性, Rollups 则让以太坊 Layer1  成为高价值交易的天然枢纽。

在推进以 Rollup 为中心的以太坊路线图的过程中,我相信扩展 Layer1 的执行能力也应当是一个目标, 它与路线图并不一定是冲突的,这表现在:

  • 数据可用性几乎是可以无限扩展的——无法扩展的最终限制实质上来自用户对以太坊的参与兴趣,即有多少人愿意认真运行全节点,并记录所有数据。

  • 执行能力必然会受到客观限制,但最终的受限瓶颈是单线程限制,在当下,状态访问是扩展以太坊 Layer1 执行能力的直接限制。

  • 通过 zkEVM 和并行化技术,以太坊 Layer1 的扩展能力能够提高 10 倍 ~ 1000 倍。Rollups 将提供剩余的扩展能力,以满足以太坊拥有「世界级别规模 」 的需求。

以太坊基金会的长期可持续计划是利用 SNARK 来扩展以太坊主网 Layer1 的 EVM 执行能力。除了大幅提高 Layer1 EVM Gas 限制带来的垂直扩展优势外,还有机会使用 EVM – in – EVM 预编译进行任意水平扩展,以低成本验证 EVM 内的 EVM 执行。

这种预编译将允许开发人员以编程方式启动新的 Layer1 EVM 实例,从而解锁执行分片的增压版本,其中分片的数量是无限的,并且单个分片是可编程的 Rollup,即「原生 Rollup 」。

基金会转移资产?Rollups 压制主网?以太坊的破局和展望分析

△ 以太坊 2024 年路线图由以下 6 个部分组成:

The Merge、The Surge、The Scourge、The Verge、The Purge 和 The Splurge

质疑三 :生态系统发展良好,但 ETH 的市场价值没有明显增长。

回应和讨论:

以太坊基金会的 Anders Elowsson 第 12 次 AMA 上发布个人意见时表示 :从长远来看,以太坊促成可持续的经济活动与 ETH 的市场价值增值有直接联系。如果设计一个可持续的经济活动系统,就在设计 ETH 的价格增长。反之亦然,设计 ETH 增值时必须确保以太坊促成可持续的经济活动。

短期内如果只关注「价格增长」而不考虑其来源,可能会导致长期的价值减少。我个人认为,当前的路线图实际上也是一个「价格增长路线图」。如果以太坊成功了,但 ETH 没有价格增长,我会感到惊讶甚至有些失望,不过这反而可能是购买 ETH 的机会,因为市场最终会意识到这个价格增长的理论。

以太坊基金会的 Justin Drake  在第 12 次 AMA 上表示:我个人认为 ETH 的价格增长与否要归结为流动性和溢价。针对流动性的关键指标是总费用,而不是每笔交易的费用。针对溢价的关键指标是 ETH 作为质押资产的使用比例 。未来,以太坊的成功目标是达到每秒 1000 万笔交易,即使每笔交易费用低于 1 美分,仍可带来每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质疑四 :Optimistic Rollups 的费用实际上比 ZK Rollups 还要便宜,按理说 ZK 是一种更优越的技术。

回应和讨论:

George Kadianakis 在第 12 次 AMA 上表示:以太坊基金会目前在多个阶段研究不同的零知识 (ZK)项目。

以太坊基金会的 Justin Drake  在第 12 次 AMA 上表示:我对将 SNARK 引入 Layer1 EVM 感到非常兴奋。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根据 Uma(来自 Succinct)的最新数据,目前证明所有 Layer1 EVM 区块的成本大约为每年 100 万美元,未来的优化将进一步降低这一成本。

预计到 2025 年这个时期 ,所有 Layer1 EVM 区块的证明成本可能仅为每年 10 万美元,这要归功于 SNARK ASIC 和堆栈各个层次的优化。以太坊基金会还正在加速 zkEVM 的形式化验证,这是由 Alex Hicks 领导的一个项目,预算为 2000 万美元。

对于信标链,我们最近的基准测试加速了基于哈希的签名与 SNARKs 聚合的时间表。这是实现信标链后量子安全的关键。

特殊机制组(SMG)以太坊研究员 Max Resnick 在接受 Bankless 播客采访时表示:ZK 是唯一真正能在带宽限制上做出突破的技术,Optimistic Rollups 做不到……

接下来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应该开始优化 ZK Rollups 所需的功能。

如果要继续走 Rollups 的路线,需要立即转向,让链上验证 ZK 证明的成本变得更低,而不是继续压低数据成本,因为现在链上的数据几乎已经是免费的了。

另外,我认为以太坊 Layer1 上的费用已经达到了一个平衡的水平,但如果你想推出一个应用,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当应用实现爆发式增长时,费用会变成怎样?

如果我是一个应用开发者,开发了一个可能会实现 100 倍增长的杀手级应用,能够带来大量用户,现阶段我不会选择在以太坊上发布 —— 因为在最好的情况下,如果我成功了,会让链堵塞,费用会变得高到不可用的程度。所以,基于这样的考虑,现在以太坊面临的真正重要的发展不是维持当前的平衡状态,而是要去创想到底能够有多强的扩展能力,强到可以吸引那些想要带来 100 倍用户增长的顶级应用开发者进入以太坊的生态系统

基金会转移资产?Rollups 压制主网?以太坊的破局和展望分析

以太坊的困境和质疑,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溯源初心,坚定看好以太坊的价值发展

相比于市场上对于以太坊的质疑,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依旧对以太坊的未来坚定看好,认为充满希望。在 2024 年的  ETHTAIPEI 活动中,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接受媒体群访时曾经这样表示: 

「我认为未来 5 年,对于以太坊的发展来说将非常关键。因为在此之前,很多还处于理论化阶段或者规模较小的应用将从现在开始准备进入现实世界。区块链领域产生的很多想法已经通过很多尚未被充分认识的方式渗透到了更广泛的世界里。

非金融应用预计也将开始产生更大的影响。去中心化给这些项目带来的特殊好处是:几乎所有人都可以编写新的客户端,而当你你有了一个新客户端,你可以访问并写入相同的内容,不必从头开始建立你的网络效应。

同时,我预计以太坊基础的身份空间将快速增长,技术正在迅速改善,我真的希望它能很快见证更多主流用例引入使用。很多人都担心账户身份的问题,但目前当人们想要解决时,首要考虑的使中心化解决方案,我希望以太坊空间能够开创出真正的去中心化身份替代方案,并使它们能够便于获取使用。

此外,Stable Coins 可能给未来带来显著的影响,而以太坊可以帮助 Stable Coins 变得更加开放、去中心化、不需要依赖信任基础薄弱的第三方。你已经可以看到 Layer2 如 Base 这样的项目在进行的努力。」

 展望未来,市场还需要给以太坊一些时间

1. 展望 Pectra 升级

继 Dencun 升级之后,2025 年第一季度,以太坊将迎来又一次重大的技术更新 —— Pectra 升级。本次升级将进一步简化、完善创建和维护链上智能合约的过程,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更高效地开发更强大的应用程序,对于用户而言,也可以体验到更快的交易速度、更低的交易费用和更安全的链上用例。

Pectra 升级对于模块化区块链、抽象账户、抽象账户钱包等项目和用户都有直接的利好。此外,Pectra 升级中还有利好 ZK Prover 网络的技术改进提议,这也是增强 ZK 技术的努力。

2. 展望 PoS 机制、生态创新和强大的社区力量

PoS 共识机制是否会引导中心化风险的问题是不少区块链用户的疑虑所在。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经如是表示:PoS 共识机制中心化的风险是目前最主要的挑战。关注度较高的、可能会带来中心化风险的情况包括 MEV 审查风险的增长和质押活动。

相比区块链世界其他有影响力的行业人士,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和以太坊的核心团队一直对以太坊上出现的各类中心化情形保持着高度警惕,并坚持对去中心化理念积极发声,这也是以太坊值得坚定展望的核心力量所在。

此外,虽然以太坊的用例创新和增长似乎进入了一个发展瓶颈期,但在区块链的世界里,得益于以太坊基础设施不断地升级和技术完善,以太坊的生态力量依旧强大,且它最独特的价值还在于有强大的社区力量 —— 这是可能发生颠覆式创新的必要基础,也是以太坊未来发展实现厚积薄发的坚定支持。

4.  展望 ZK 技术

在提升以太坊扩展性的 Layer2 生态领域, Optimistic Rollups 与 ZK Rollups 的发展适用争议目前已有一定的共识:短期内,兼容性更好的 Optimistic Rollups 的发展会快于基于 ZK 技术的生态发展。但从长期来看,能够确保实时交易有效性,并能提供隐私保障的 ZK Rollups 必然将得到更积极的发展。

隐私,是推动以太坊未来叙事新篇章的关键点所在。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探讨以太坊需要的三个技术转型博文时曾表示:如果不进行隐私过度的技术转变,以太坊可能会失去大部分用户,以太坊可能会失败。

而 ZK 技术所提供的隐私保护场景,是其在区块链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正如 Vitalik Buterin 曾经在以太坊社区年度会议上所强调的内容:「未來 10 年,ZK-SNARK 將与区块链一样重要」。

随着技术的成熟,在以太坊下一步的发展中,ZK 技术相关的叙事会更加多样且更有吸引力。

5.  展望 ETH 

1confirmation 创始人 Nick Tomaino 于 2024 年 8 月 24 日在社交平台 X 上发布的第二季度合伙人信函中,表达了他强烈看好的数字资产发展趋势:ETH 市值或将在未来 5 年内超过 BTC。目前, BTC 的市值约高于以太坊市值的 4 倍,二者都会继续增长,但 ETH 最终会超过 BTC。

ETH 的价值累积对以太坊的成功至关重要,这依旧还是目前一个相对普遍的共识。正如以太坊基金会成员在第 12 次 AMA 上所言:ETH 的价值累积将通过总费用和资产溢价实现,ETH 的价值增长将支持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经济活动,从而推动以太坊成为全球金融平台。

市场还会好吗?

近期,Mining行业对比特币的信心仍在增强,哈希率也随之不断创下新高。然而,由于投资者对市场明显缺乏信心,因此,链上交易量近期一直萎靡不振。

摘要

  • 近期,在Mining领域中,哈希率略低于历史最高水平。尽管Miners最近收入有所下降,但他们仍旧在继续加大投入,这表明该群体仍旧看好这一市场。

  • 投资者与交易平台的资金往来正在减少,交易量也随之全面萎缩,这表明投资者的交易兴趣已经减弱。

  • 比特币和以太坊ETF都出现了资金的净流出。然而,相比于后者,投资者明显仍对比特币市场兴趣更高。

Miners动向分析

Miners仍然是比特币网络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新币的主要生产者。他们不断地为新的区块提供哈希算力,作为回报,他们将获得新铸造的比特币和交易费用作为奖励。

毋庸置疑,Mining是一个极具风险的行业。因为Miners既无法控制他们投入的能源成本,也无法控制比特币的产出成本。

尽管市场状况不稳定,但Miners仍在继续部署新的ASIC硬件,这推动全网总算力继续走高(14日移动均线),达到666.4EH/s,仅比其历史峰值低1%。

市场还会好吗?

图一:比特币网络平均哈希率

我们知道,随着哈希率的波动,比特币协议会自动调整出块的难度。因此,随着哈希率的增加,成功挖掘新区块的难度也会相应上升。

目前,挖掘一个新区块所需的平均哈希值为338,000 exahash。这是比特币诞生以来第二高的历史记录,它凸显了Mining领域日益残酷激烈的竞争现状。

市场还会好吗?

图二:Mining难度(14日移动均线)

但是,自3月份币价创下新高以来,Miners的收入却出现了大幅下降。这很大一部分归因于费用下降——因为整体市场流动性下降,以及Runes和铭文的相关交易费用都在下跌而共同导致。

在当前,比特币的现货价格仍然高于5.5万美元。因此,区块补贴相关的Miners收入仍然相对较高,但仍比之前的峰值低22%左右。

  • 区块补贴收入:8.24亿美元

  • 交易费收入:2,000万美元

市场还会好吗?

图三:Miners收益明细(30日移动均线)

但随着Miners的收入下降,我们认为,他们也会逐渐开始面对财务压力。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他们30日内的Mined-Supply百分比,来看看事实是否支持我们的推断。

由于Mining行业资本投入密集且竞争激烈,Miners所挖出的大多数比特币都被他们用以支付高昂的硬件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近期会“截留”一部分他们挖到的比特币,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转手就把它们都卖掉。

这一点颇为耐人寻味,因为Miners的交易策略往往是顺周期的——在下跌期间,他们是卖家,而到了币价上涨的时候,他们就会摇身一变,转为长期持有者。但近期,哈希率一直在上升,这代表着比特币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这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影响Miners群体的盈利能力。

市场还会好吗?

图四:Miners群体的Mined-Supply百分比

链上结算放缓

链上结算量的大小也能反映当前的市场是否健康。单看实体调整后的交易量,全网每天结算的交易总量约为62亿美元。

这一指标近期已下降至年平均水平,表明网络使用率和吞吐量都有明显下降。一般而言,这一现象的负面意义比较明显。

市场还会好吗?

图五:比特币资产转移量动量

交易意愿下降

尽管市场格局不断变化,但CEX仍旧始终是投机活动和价格涨落中的核心枢纽。因此,通过评估这些CEX的链上交易量,我们可以一窥当前投资者的交易意愿。

对CEX的资产流入和流出动量进行30天/365天交叉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近期,月平均交易量远低于年平均线。这凸显了投资者需求正在不断下降,而且,当前价格范围之内,价格投机活动也在相应减少。

市场还会好吗?

图六:比特币交易量动量

接下来,我们将研究交易所的现货交易量。在这里,我们着重关注90日MinMax标量,该标量标准化研究特定时间段内,交易量极值的+1/-1标准差范围内的波动情况。

这一指标同样向我们揭示了现货交易量持续衰减这一事实,这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我们的观点。

市场还会好吗?

图七:比特币现货交易量动量(90日标准化)

此外,我们引入CVD指标,用来估算现货市场中,目前买入和卖出压力之间的净平衡情况。我们注意到,投资者的抛售压力过去90天内一直在增加,这同样导致价格下跌。

市场还会好吗?

图八:现货CVD指标(90日标准化)

最后,我们评估比特币的价格动量。我们可以看到,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逡巡不进,8月正值和负值均有。这与之前的两个指标形成了鲜明对比——另两个指标在同一时期都为负值。

市场还会好吗?

图九:现货RSI指标(90日标准化)

分别结合成交量、CVD和MinMax这三个指标,我们能够生成一个特征值介于1和-1之间的投资情绪热力图。接下来我们将其放在下面的这个数值框架中来考虑:

  •     值为1表示高风险

  •     值为0表示中等风险

  •     值为-1表示低风险

市场还会好吗?

图十:投资情绪热力图

ETF情况分析

比特币ETF于1月推出后,以太坊ETF在8月接踵而至。这两起事件对于数字资产行业而言,有着里程碑式的影响力,它们共同为美国传统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接触这两种主流数字资产的捷径。

比特币ETF这边,美元的资本流动自2024年8月以来呈现走弱态势,目前,每周有1.07亿美元流出市场。

市场还会好吗?

图十一:美国现货比特币ETF资产流向(7日移动均线)

近期以太坊ETF的表现也是一潭死水,同样出现了净流出。主要是由Grayscale ETHE产品的赎回所引发,而其他渠道的资产流入并不足以抵消赎回流出量。

以太坊ETF的总流出量为-1,310万美元。这凸显了当前,比特币和以太坊市场规模之间的巨大差异。

市场还会好吗?

图十二:美国现货以太坊ETF资产流向(7日移动均线)

为了近似估计ETF对比特币和以太坊市场的影响,我们以现货交易量为准绳,对其ETF的净流量偏差进行了标准化。其比率使我们能够直接比较ETF在这两个市场的相对权重。

如下图所示,ETF对以太坊市场的相对影响大致相当于现货交易量的±1%,而比特币ETF则为±8%。这表明,市场对比特币ETF的兴趣仍然远远大于以太坊ETF。

市场还会好吗?

图十三:比特币/以太坊ETF市场比较

总结

Miners仍然对比特币市场表现出极大的信心,尽管收入大幅下降,但哈希率只是略微低于历史最高水平。

然而,由于这一群体的交易行为往往是顺周期的——在下跌期间,他们是卖家;而在上涨期间则是持有者。因此,如果价格进一步下跌,他们可能会转而进一步抛售比特币。

与此同时,市场中的交易继续减少,交易量全面萎缩,表明投资者兴致恹恹。机构方面,这一趋势表现得同样明显,比特币和以太坊ETF均出现了资产的净流出。

中国传统文化在Web3复兴的可能性

华人不如洋人吗?

香港Web3嘉年华现场大多数都是华人,讲座和活动也有大半以华语为主。其实从我入场的2013年开始,华人向来是区块链领域的重要参与力量,当年有烤猫和阿瓦隆矿机,有比特币中国、火币等等,国内在整个比特币的矿业和交易所方面占据半壁江山。今天,尽管矿业和交易所被封杀殆尽,但更多的华人开发者、资本方和投资者继续以各种形式参与这一浪潮,不甘落后。

但华人玩家经常自我贬低,“国人项目狗都不玩”,明明是国人的东西也要拉外国人来背书,或者干脆冒充外国人。

对华人项目的偏见似乎情有可原,因为华人项目方惯于割韭菜,坑人不少。但仔细想来,其实西方的“大割”也不少。当年有Mt.gox的法胖,有冒充中本聪的CSW,有连华尔街一起割的FTX的SBF……他们割韭菜可比华人老板们狠多了。同样是搞交易所的,华人里前有杨林科,后有赵长鹏,都是相对规矩体面的,同样是搞分叉,吴忌寒言行一致拿全副家当下注,也比CSW体面。哪怕是经常被人揶揄的“孙割”,其实也没有造过大孽,和那几位西方大割相比也只能自愧不如。

我当然也不是要倒转地图炮去轰击西方人,其实华人也好洋人也好,割韭菜的都不少,这是整个加密运动在这个初期阶段必须经历的现象。

区块链是一块蛮荒的新大陆,是数字世界中的“无主之地”。历史证明在探索和开发新大陆的早期阶段乱象迭起,偷盗横行,这是正常现象。所谓乱世出英雄,如果没有经历相对蛮荒的竞争,过早建立秩序,那么这种秩序恐怕还是旧秩序的简单延续。而要推倒重来,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混乱是必须经历的。

而在这个无主之地,早期能够迅速发家的往往都不是优雅的绅士,西方大航海时代最初开疆拓土的先驱也有很多是失意者、异端、流氓、海盗、罪犯等等。

区块链编年史

说到这里我又想重复一遍我的“新大陆编年史”。我认为从发现无主之地开始,新大陆的开拓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探索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始于哥伦布和中本聪,他们的壮举在于发现了新大陆——一个富饶的无主之地。这块大陆究竟能开拓成什么样子,他们并不清楚,但他们知道自己在努力摆脱旧秩序、探寻新出路。

2.拓荒阶段

当人们发现新大陆是全新的蛮荒之地,而不是富庶的东方时,有些人可能会失望,但另一些人可能更加兴奋。因为新大陆是未知的,存在太多不确定性。所以追求确定性的商人更偏爱走过好望角,继续传统的贸易方式。而敢于去新大陆拓荒的,往往在旧世界中并没有强硬的资源或背景,他们看重的与其说是新大陆的资源,不如说是“无主”的环境,使得冒险家们更容易白手起家。

所以这一阶段的新大陆是混乱无序、私掠横行的,当然秩序也开始自发地建立起来了。

这一阶段,淘金客和奇珍贸易是主流,冒险家们需要把财富带回旧大陆兑现,矿工、炒币客和传销者在这一时期很容易赚钱,简而言之,鉴于大多数人对新大陆过于陌生和恐惧,所以这一阶段谁胆子大谁就能发家致富。

3.殖民阶段

第三个是殖民阶段,当然这几个阶段之间是有交叉重叠的。拓荒阶段我指的是从蛮荒到秩序的初步建立,但开拓者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还是以旧世界为中心的,新大陆的经济并没有自成体系,而是最终要到旧大陆去兑现。

但同时还有一批人试图在新大陆建立家园,把他们的生活重心放在新世界,包括他们一生中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在新大陆活动,他们赚取的利益也可以越来越多地在新大陆内部兑现。这类人不再是冒险家,而是殖民者。

殖民者的动机有两类,一是商业利益驱动,在最初阶段过去之后,想在新大陆简单地拾取黄金或珍奇异宝已经不那么有利可图了,需要建立更加稳定和持久的商业模式,例如建立种植园或根据地,来提供稳定的产出。而这些根据地总需要有人来长期打理,这就需要一批甘愿在新大陆长期生活的移民。这一批人的价值观还是属于旧世界的,他们依附于东印度公司之类的大型机构,或者现在的华尔街等大型资本,为他们打工,帮助资本家攫取和管理新大陆的财富。但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已经逐渐转移到新世界了,所以也会有在新大陆扎下根来的愿望。

还有一部分殖民者是由信仰驱动的,他们往往是在旧大陆的失意者,他们试图逃脱旧大陆败坏或固化的环境,怀抱理想信念来新世界建立自由家园。

就大航海时代而言,对应的就是耶稣会和清教徒,信奉天主教的耶稣会士因为在旧大陆感受到新教的威胁,难以打开局面,所以积极前往东方或新大陆传播教义;而清教徒反感天主教,认为英国圣公会的革新并不彻底,新教徒仍然饱受迫害,所以希望到新大陆建立理想家园。

最终天主教在南美洲取得了不小成果,而满载清教徒的五月花号则在北美洲扎下根来。

对应于区块链历史,我认为我们现在大致处于这个殖民阶段。一方面旧大陆的老钱们开始在新世界建立常驻机构,试图垄断新世界的利益产出;另一方面也有越来越多在旧大陆不满的人,怀着各式各样的理想信念投身于新大陆,试图在新世界建立精神家园。

4.独立革命

再之后就该独立革命了,随着新大陆上的殖民者的增多,和经济体系的丰满,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做旧大陆老钱们的提款机,他们仍然愿意和旧大陆贸易,但是要求脱离旧大陆的控制,因此他们最终将以新的体制在新大陆建立独立的政体。美国的独立证明了独立革命是可能的,也是进步的。当然这一革命也并非必然成功,区块链的未来究竟是始终被控制在旧大陆的秩序之下,还是能够成功形成独立性,目前看还悬而未决,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我希望“网络国家”一定会取代“民族国家”,成为独立的新秩序。

5.反攻旧大陆

新秩序建立之后,蒸蒸日上的新世界最终将会反超旧大陆,成为世界秩序的引领者。而另一方面,旧大陆的矛盾日益加剧,旧秩序自行崩塌,乃至于走向“世界大战”,而有赖于空间和体制的独立性,新世界在大战中独善其身并加速发展,最终反过来重新制定天下秩序,引领世界文化和经济。旧世界最终将会心甘情愿地把黄金运到新世界,把货币锚在新世界,就连观念和制度也向新世界看齐,这就是我理想中的“比特币本位”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在Web3复兴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在Web3复兴的可能性

信仰

既然我们在这个对标“五月花号”的位置上,那么我今天要重点讨论的,就是我们可以有什么样的信仰。

我在“三重伟大的加密文艺复兴”一文中,就把“信仰”与思想和权力一道,视作人类社会的三重要素。

要注意信仰并不一定诉诸宗教,宗教只是承载信仰的一种形式。我这里谈的信仰是广义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信仰,每个社会或文化也都必然包含信仰的维度。

什么是信仰?简而言之,信仰是提供有超越性的意义寄托的东西。

追求“意义”是人类的特征,是“自由意志”的体现——如果说你的行为是出于自由意志,意思是你不是因为本能或盲从做出的,而是处于自己的权衡或筹划做出的行动。你做你觉得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你自由的体现。

除了游戏的意义是内在的,许多行动的意义都要诉诸外部的事物,比如工作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买房,买房是为了结婚,结婚是为了生娃,等等。我们不断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到下一段生命之中。但所有人的寄托都会遭遇到一个绝望的极限,那就是生命的有限性——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且如此短暂。

想要完全不考虑任何超越性的追求而正常生活,个别人也许能做到,但人类社会作为整体不可能在完全排除超越性的前提下维系起来。事实上,超越有死性是人类文明的永恒主题,也是思想与技术的原动力。科学家们也许不相信天国或来世,但是把自己的姓名冠名给某个常数是大多数科学家都不会拒绝的最高荣耀。文学家和艺术家、匠人和工程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长留于世,而最普通的老百姓也经常把未来寄托于子女。

超越性的意义追求,是人类文明的共性;而具体以何种方式寄托超越性,则体现出人类文明的差异性,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追求方式。

那么到了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我们还能信仰什么?

现实的超越性

上面我说的超越性,指的是超越人类个体生命,但并不必然要求超越人类群体乃至整个现实世界。但是西方文化中,提供超越性意义寄托的东西,往往也是超越性的存在,后一个“超越”指的是超越于现实世界、超越于实际经验的东西。彼岸世界、末日审判、灵魂转世、六道轮回……西方和印度的宗教提供的就是这些超越性存在,以满足人们对超越性意义的追求。

但还有一些承载超越性追求的东西本身是现实的,例如真善美、尊严、公义、身后名等等。

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句诗讲的就是两种超越于个体生命的意义寄托:爱情和自由。孟子讲“舍生而取义”也是如此。还有科学家为了优先权和冠名权争夺,也是一种“身后名”。仁人志士还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把史书当作超越性意义的承载者了。

这类在现实世界中寄托超越性追求的方式,东西方社会都存在,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加显著。

总之,超越个体自我有限性的方式,都是要把狭义的自我扩展到更高层次的自我那里去,在西方宗教那里,这个超越性的自我是不朽的灵魂,是超验世界中的我的本体。而在中国文化中,自我超越的方向是“己身→天下”,归根结底是留下我印记的这个现实世界被视作我个体生命的延续。

中国传统文化在Web3复兴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在Web3复兴的可能性

未完待续…

BA Labs提议Sky逐步投票剥离wBTC抵押资产敞口

9月13日消息,根据周四的一篇治理文章,MakerDAO重塑品牌Sky将投票决定从其生态系统中完全移除wBTC,这可能是DeFi的一个重大发展,因为该平台拥有2亿美元的wBTC抵押贷款。 DeFi风险管理公司BA Labs是Sky协议治理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此前该公司曾提议减少对wBTC的投资,原因是Tron创始人Justin Sun参与基础资产托管人的工作被认为存在风险。 周四,BA Labs提议分五步逐步剥离所有wBTC的抵押资产敞口,第一步从9月26日开始。每一步都将被投票决定。“我们发现,法律尽职调查无法提供足够的保证,”BA Labs在其提案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