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欧易交易所OKX官网

4E夏日狂欢节 百万美金大赠送

4E夏日狂欢节 百万美金大赠送缩略图

近期市场的动荡比较大,铺天盖地的信息洪流席卷而来让不少合约玩家迷茫。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动态,如何在交易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在众多策略中,特别推荐一种对大家尤其是新手非常友好的方式—合约跟单。而今,结合4E夏日狂欢节百万美金大赠送的盛大活动,合约跟单更是成为了不容错过的机会。

4E夏日狂欢节 百万美金大赠送

金融市场宛如大海,可能上一秒还在遭遇突如其来的风暴,下一秒就又风平浪静顺风顺水,变化有时候就在一瞬之间,危险很多,但是机会也多。无论是价格的攀升还是回落,想要捕获那稍纵即逝的财富之光,在合约交易上关键在于对市场的深刻理解与丰富的实战经验。

对于那些在市场中初出茅庐的新手而言,缺乏的正是这份宝贵的经验与洞察力。然而,幸运的是,合约跟单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新手与那些历经风雨、经验丰富的“领航员”。这些领航员,是4E平台根据严格标准甄选的“优秀交易者”,他们以其独特的交易策略在市场中乘风破浪,为新手们树立了可追随的标杆。

4E夏日狂欢节 百万美金大赠送

合约跟单的核心,在于“跟”的艺术。新手们无需独自摸索,而是可以直接复制这些优秀交易者的操作路径,借助他们的智慧与经验,在市场中迈出稳健的第一步。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复制行为,更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过程。通过观察、模仿这些高手的交易手法与决策逻辑,新手们能够逐渐领悟市场的脉动,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交易直觉与策略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合约跟单为新手提供了快速入门的途径,但真正的成长在于内化所学,形成自我风格。新手们应当在模仿的基础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逐步构建起符合自身特点的交易哲学。

4E夏日狂欢节 百万美金大赠送

为了让新手用户更好地体验跟单的优势,4E特此推出了“4E夏日狂欢节,百万美金大赠送”活动。在8月1日至9月1日活动期间,参与合约、大宗、股指等跟单交易,累计交易量达标即可获奖;团队和个人交易量同时冲榜可再赢取丰厚奖励;参与跟单交易的用户,满足条件首次爆仓全额赔付,你亏损我买单,无忧交易!

4E夏日狂欢节 百万美金大赠送

跟单是新手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前行的一盏明灯,是新手们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快速学习和积累经验的有效途径。趁着4E夏日狂欢节的契机,不妨加入跟单的行列,开启一段高效学习与投资成长的旅程吧!

活动链接:https://bit.ly/4c9GKIn

利益与权力角逐下的以太坊2.0


编者按:本文来自 ,作者:王大树,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

「开始,这还是一个小市场(15年的ETH),人们不知道要摆摊买什么,卖什么,但是市场就这样逐步的形成,甚至还诞生了一家一家的小店,有人做货币市场生意(Compound,Aave),有人做兑换生意(Uniswap)。但是有一个建立之初设立的目标(那时也没人知道是对是错),就是建一个大教堂(ETH 2.0),人们等待,还经常集会讨论。

时间很快,几年过去了,交付的日子渐进,披着面纱的大教堂始终无法被众人看清。于是人们不断去问最初设立摆摊市场的人,我们何时才能进入这大教堂。

不断的逼迫下,带来了事物的推进,也带来争端和弊端的披露,于是曾经教堂的倡导者们建议在广场集会,回答所有人的任何问题,但他们并不解释决策如何做出改变(Call #52),人们也假装(或没能力真的)不关心,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质疑会带来他人的抨击。

广场上人们自说自话,一场问答中寻求着自己进入教堂后辉煌的可能性,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并不真的需要教堂或不确定,毕竟比起几年前的小集市,我们有了更快捷的基础设施(Rollup),我们有了保障市场秩序的守卫军(Miner),但他们期盼着自己可以有些权力改变这教堂的形态。

于是倡导者们说,若你要进这教堂,那基础设施必为之服务(Rollup为中心),若你要进这教堂,那人人可参与的治理必是其前提(PoS),若你要进这教堂,过去的市场必因你而繁荣(社区信心),若你要进这教堂,那你要投出一票先放弃当前的守卫军(Miner)。

没有人真的期盼这教堂,人们只期盼自己的权力得以施展,即便这本身不建立在公正之上,即便资产公平参与带来集权的已有人给出了警惕。但没有人真的期盼这教堂,人们只期盼自己的权力得以施展。」

以上观点是来自对以太坊颇有研究的喵叔。12月1日,ETH2.0正式启动创世区块,自此它终于不再躺在在白皮书里,离开白皮书后它在带来了市场对以太币的高预期,同时触发了可能在未来长期存在的利益冲突。

被误读的财富效应

「以太破600了,2.0式的质押相当于通缩,我看1000,必须冲一波」散户陈晨在不到10人的币友群喊到,随即群友派大星回应称:「感恩节回调的时候我上车了,600下车,已经盈利,真香。」

陈晨和币友派大星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在机构牛背景下的真实写照。随着ETH2.0成为热门话题,这些门外的以太币持有者本能地将ETH2.0理解为一个可以刺激以太币价格上涨的利好消息,同时还挖掘出两种投资机遇,一种可以在二级市场加仓以太币,一种则是将手里以太币拿去质押换取更高的收益。

然而ETH2.0的到来,对于了解以太坊发展历史和那些内行专家来讲这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13年以太坊白皮书问世时,ETH2.0即宁静阶段就已经规划之中,宁静也是以太坊发展第四阶段,目标是将以太坊的共识机制从PoW过渡到PoS。

过去两年以太坊利益相关方没少围绕该路线转变展开讨论,要么是技术实现与激励机制,要么是ETH2.0给现有产业链的利益各方带来的冲击。

短期来看,ETH1.0与ETH2.0暂未产生冲突,毕竟在经济模型上,ETH2.0上线后不会发行新币,而在技术方案上,那些以ETH1.0为基础的扩容方案并没有被否定,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与ETH2.0通过PoW向PoS过渡的解决方案同步进行,甚至有业内人士将当下状态解读为以太坊基金会正在通过「两手抓」的方针来解决受困已久的性能问题。

该解读下ETH2.0的财富效应有所削弱,但从PoW向PoS过渡意味着由ETH2.0带动一波Staking热潮正在袭来。

PoW机制下,成为矿工需要矿机和电力;PoS机制下,成为验证人则需要质押至少32个ETH到存储合约、并具备硬件设备,稳定的互联网环境等条件,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显然不太友好。

不过,这对于节点质押服务商而言这却是个好生意。

目前,火币、币安等交易所,TokenPocket、imtoken等钱包,HashQuark、InfStones、Stkr,RocketPool等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商均提供ETH2.0Staking服务,虽然用户定位不同,但基本上都属于中心化组织,用户无法掌握资金的私钥。

「我把币质押给A平台,A平台出问题了,我的币是不是也出问题了」。激烈地ETH2.0质押讨论群中,成员沧海发问道。「别押,收益太低了,万一跌得太狠就得不偿失了。」另一成员昊然边回应边吐槽。

通过参与质押获取收益应该ETH2.0在物理世界中最显著的「财富效应」,诸如此类的讨论声与咨询者遍布行业各个社群:基本上呈现出投机者看不起过低的收益、普通投资者三问三思、机构无声进场的景象。

喵叔告诉链捕手,无论最终以太坊是选择在当前的链快速实践Rollup,还是选择在新的链上做更多技术突破,这一过程都是有价值的,但对于个人而言,当前参与ETH2.0 Staking是一件风险相对收益过高的事情,需要谨慎对待。

目前来看,参与ETH2.0质押的风险大致有三点:锁仓之后带来的无偿损失、网络故障导致的资金风险以及第三方服务商跑路。

当然,风险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有误读。

「价格上涨是靠主流怎么讲故事,主流市场如果想往涨上面讲,就可以按照质押锁仓的故事来讲,为什么要这么讲?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市场情绪适合做多。如果回到是2018年初,那就会适合讲利空的故事。」TP钱包创始人Pan在接受链捕手采访时指出,ETH2.0虽然带来了锁仓量的增长,但并不能实现外界所理解的通缩,结合接下来的衍生品质押方案实际上还是在增加流通盘,本质还是通胀。

除被误读为通缩外,ETH2.0Staking的收益并不构成陈晨理解中的财富效应。以阶段0启动时年化益21.6%计算,每32枚ETH的收益约为6.91枚ETH,而以最近的16.9的%年化收益算,每32枚以太坊的收益则约为5.43个枚ETH,收益会随着质押量的增长而减少,所以对于资金体量小且抗风险能力差的投资者而言,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PoS类型的故事有点「虚」

「三阶段路线图虚无缥缈,新路线图食之无味,没有一种与 Eth2.0 相关的路线图值得以太坊放弃当前的运作模式、转向以 PoS 为基础的系统。」是以太坊爱好者阿剑对ETH2.0的判断。

被误读的财富效应能够在短期内满足市场对以太币价格的预期,但长期来看,币价永远会被数不清的因素所影响,所以当行业讨论ETH2.0时候更多是在谈论具有长期价值的PoS机制。 

而这也正式ETH2.0备受争议的部分。当下,有的观点认为这种方案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效果无法被预期,风险太大;有的观点认为「两手抓」是耍流氓;有的观点则认为舍弃PoOW转向PoS带来的损失和结果不对。

争议之下既有关乎革命与死亡的命题,也有ETH2.0与ETH1.0既得利益者的冲突。

关于革命与死亡的命题,喵叔认为,以太坊的根基是可以直面失败的勇气,整个生态社区Test in prod的推进风格是从最初的TheDao事件到后续各类事件中被造就。

与喵叔观点类似,InfStones市场总监Rudy则认为以太坊如果想要继续往前发展,就要接受不确定性。「我现在非常理解Vitalik为什么在万向峰会上要讲述以太坊的「死亡史」,他说以太坊有好几次都快死掉了,但依然顽强地挺了过来,以太坊如果还想向前发展,成为世界计算机、承载去中心化应用的平台,想保持世界第二大加密货币市值,想挑战BTC的地位,就必须不断自我革新,探索新的技术方案。」他补充道。

从这一层面看,以太坊是在革自己的命,但从PoS类机制此前的效果层面出发则又是一番理解。

过去,采用POS类共识机制的项目不在少数,比较知名的有采用DPoS机制的EOS以及采用NPOS的Polkadot。前者是出现节点作恶的问题,后者则是十分复杂且落地难。

以EOS为例,其采用的DPoS机制是通过减少验证者的数量来提高交易速度以及创建块的速度。验证者由Token持有者投票选出,新块由验证者而不是Token持有者创建。每票的权重由投票人的资产总和决定。它的缺点在于持有者投票的积极性不高,且节点垄断性高。 

风险则在于对于坏节点的处理存在诸多困难:社区选举不能及时有效的阻止一些破坏节点的出现,给网络造成安全隐患;超级节点易遭破坏:如果被选举出的超级节点没有强大的算力保护自身,很容易遭到DDOS攻击,严重影响网络稳定。

相比DPoS,Polkadot采用的NPoS机制一直被认为安全性极高,NPoS又指提名权益证明机制,本质上是提名人+验证人机制,允许系统选择总质押较大的验证节点,并淘汰质押总数比较低的候选人。虽然一直被予以众望,但鉴于Polkadot网络尚未上线,所以暂时无法判断。

不过,二者的基础都是ETH2.0意图采用的PoS机制,甚至可以说DPoS延续了PoS的弊端最终导致DPoS币的流动性大大减少,穷者越穷,富者越富。

当然,POS机制本身自然也存在种种问题。首先是容易造成选民冷漠;其次是容易造成投票集中化的偏见,虽然V神将其归因于公共偏见导致的博弈论的崩溃;最后则是激励错位,代币持有者和网络用户是两类不同的人。代币持有者被激励推高代币价格,通常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价格的不稳定增长,但却不必为系统负责。 

除此之外,则是ETH2.0与ETH1.0既得利益者的冲突问题。「PoS机制就是绝对的中心化。」对以太坊颇有研究的张厘米(化名)认为PoW虽然也会引起军备竞赛,演变成资本的游戏,但它却带动了一条产业链的发展,但POS既不能证明自己的去中心化还有可能冲击既得利益者的蛋糕。 

张厘米所担心的问题,Vitalik在不久前的AMA中也有所提及。「即使2021年3月就可以得到一个完美合并ETH1.0与ETH2.0的解决方案,他和团队也仍需等到明年年底才能启动,因为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说服社区各方接受新方案。」他说道。

其实在这场角逐中,真正的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说服既得利益者抛弃私利,并平衡协调好各方的利益。目前在以ETH1.0为核心的利益各方可以简单划分为以太坊基金会、核心开发者、验证人、矿工以及各种基于老链做扩容解决方案的团队等,在一定程度上每一个群体的利益诉求都不尽相同,其中最难平衡的一方就是矿工为主的群体。「矿工和矿池的利益太大了,如何取得最大程度的共识,和平升级2.0,而不是以硬分叉的方式造成分裂,真的是难题。」张厘米说。 

目前谁也不清楚以太坊基金会需要多大的推进力度才能完成这件事情,但相信多数人并不希望ETH2.0的升级演变成下一次永久分叉,毕竟合不一定两安,分则一定多输。

提前布局23个BAYC NFT难变现,麻吉大哥4个月持仓亏损2000万美元

原文作者:Frank,PANews

KOL @0x SunNFT 在推特上透露自己在 MEME 代币 BAYC 上 1 分钟赚 15 万 U 的暴富小故事令无数人唏嘘不已。在人们仔细研究后发现,这可能是加密资深玩家黄立成(麻吉大哥)的又一个项目。

价差引发的套利空间

简单总结来说,@0x SunNFT 所参与的项目是一个可以将 Bored Ape Yacht Club(BAYC)NFT 转化为代币的 ERC-404 协议。这个项目被称为 APE Fi,据项目官方介绍, 1 亿枚 BAYC 代币可以置换一个 BAYC 的 NFT。反之,持有者也可以将 NFT 置换为 1 亿枚 BAYC 代币。

实际上,目前 BAYC 代币的价格维持在 0.00030 美元左右,价值与 BAYC NFT 的地板价(9.471)相匹配。长期来看,由于该项目与 BAYC 的 NFT 价值绑定,缺少 MEME 的波动空间,并不能作为一个 MEME 对待。

而@0x SunNFT 之所以能够快速获利 15 万 U 的原因在于,BAYC 代币刚开盘时存在巨大的价值差,价格一度涨至 0.003 美元,拥有十倍的价差。因此,@0x SunNFT 选择从 BLUR 等 NFT 交易平台购入 BAYC NFT,然后快速的将 NFT 置换为 BAYC 代币再售出来以此获利。本质上是一次成功的套利。

自项目被推出后,黄立成多次在推特上发布相关内容向粉丝推介。当别人在评论中质疑这又是一个麻吉骗局时,黄立成回怼:“你太笨了,看不到创新”。

提前布局23个BAYC NFT难变现,麻吉大哥4个月持仓亏损2000万美元

提前布局增持 23 个 BAYC,上线后流动性不足难变现

但麻吉大哥本人似乎没能抓住这个套利空间。截至 8 月 2 日,麻吉大哥的以太坊地址仍持有 62 个 BAYC 的 NFT,且在 7 月份还大量增持了 BAYC NFT。作为一直以来的 BAYC NFT 持有大户,麻吉大哥在整个 7 月开始疯狂补仓 BAYC NFT,据统计自 7 月 17 日至 7 月 31 日,麻吉大哥的地址购入 23 个 BAYC NFT。提前布局23个BAYC NFT难变现,麻吉大哥4个月持仓亏损2000万美元

此举或是看好该协议推出后 BAYC 的市场走向。不过,从目前的效果来看,BAYC 的地板价与此前并未太大区别,在协议刚刚推出的当天 BAYC NFT 的地板价一度提升至 10 ETH,交易量上涨至 378.9 ETH,但这些数据很快的再次回归正常。目前 BAYC 代币交易池的资金量约为 64 万美元,流动性约为 21 个 BAYC NFT 的体量。由此看来,麻吉大哥手中的 BAYC NFT 可能还得继续持有下去,短时变现似乎存在一定的难度。

收割粉丝 3800 万 被市场收割 2000 万

此前 3 月 28 日,麻吉大哥曾为自己的 Solana Meme 项目 Bobaoppa 筹集超过 20 万枚 SOL,价值约 3800 万美元。该项目在经过 1 个多月的等待期后终于在 5 月 4 日上线,开盘价 0.0009055 美元, 8 月 2 日价格为 0.0009057 美元,三个月价格变化堪比稳定币。按照筹款金额 3868 万美元计算,用户的成本应为 0.00154 美元,目前价格仅为成本价的 58% 。而该流动池的资金仅为 190 万美元,不及当时筹款时的 5% 。3 月 30 日,麻吉大哥将筹集到的 15.6 万枚 SOL 存入 BlazeStake 质押。

在筹款后的几个月内,麻吉大哥化身投资达人,多次操作参与知名项目的投资,其中包括花费 1535 万美元买入 804.8 万个 FRIEND,成为 FRIEND 最大的个人持仓者,目前价值仅剩 117.7 万美元,亏损 1417.3 万美元,亏损率 92% 。

提前布局23个BAYC NFT难变现,麻吉大哥4个月持仓亏损2000万美元

6 月 27 日,麻吉大哥再次将目光投向 BLAST,豪置 1491 枚 ETH(约合 465 万美元)购入 1.98 亿枚 BLAST,再次成为 BLAST 的最大个人持仓者,入场价格约为 0.023 美元,当前 BLAST 价格约为 0, 0127 ,跌幅将近一半。

7 月 12 日,麻吉大哥将其持有的 1840 枚 BLUR 代币存入币安抛售,估计亏损 316 万美元,亏损率约为 50.2% 。

可以看得出来,近期市场下行之下,此前擅长投资的麻吉大哥也未能幸免,短短数月时间亏损约 2000 万。8 月 1 日,麻吉大哥发了一条推特:“我是一个艺术家”。显然,投资是一门更难掌握的艺术。

7月Web3生态安全事件总损失金额达2.86亿美元

7月Web3生态安全事件总损失金额达2.86亿美元缩略图

来源:Beosin

又到了每月安全盘点时刻!据区块链安全审计公司Beosin Alert监测显示,2024年7月因黑客攻击、钓鱼和Rug Pull造成的总损失金额达2.86亿美元,较6月增长约56.3%。其中攻击事件约2.71亿美元,增长约92.2%;钓鱼事件约1210万美元,下降约67.6%;Rug Pull事件约358万美元,下降约13.1%。

7月黑客攻击最大事件来自于印度交易所WazirX,损失约2.3亿美元,占到了当月攻击事件金额的85%。第二大攻击事件是LI.FI因合约漏洞损失约1160万美元。本月依旧发生多起超过百万美元的钓鱼和rug pull事件,用户还需提高警惕。

黑客攻击方面 

共发生『9』起典型安全事件

No.1 7月2日,Bittensor因软件包恶意程序而遭到黑客攻击,有用户损失约800万美元。

No.2 7月12日,Dough Finance项目因合约漏洞遭到攻击,损失约180万美元。

No.3 7月14日,Mantle链上项目Minterest遭到闪电贷攻击,损失约140万美元。

No.4 7月16日,Li.fi在Ethereum和Arbitrum链上遭到攻击,损失约1160万美元。此次攻击发生在部署新的智能合约后不久,项目方表示这是“监督部署过程中出现的人为错误”。

7月Web3生态安全事件总损失金额达2.86亿美元

No.5 7月18日,印度交易所WazirX被攻击,损失约2.3亿美元。该事件或与朝鲜黑客组织Lazarus Group相关。

No.6 7月19日,Scroll生态借贷平台Rho Markets因预言机问题遭黑客攻击,攻击被Mev bot抢跑,获利的760万美元已归还至项目方。

No.7 7月23日,dydx.exchange域名遭到入侵,有2名用户受到了影响,损失约3.1万美元。

No.8 7月25日,Blast生态的DEX项目MonoSwap遭到攻击,损失约130万美元。攻击源自开发人员被诱骗下载恶意软件所致。

No.9 7月31日,Terra区块链因遭遇IBC hooks相关漏洞攻击,至少约500万美元的代币被盗。

钓鱼诈骗/Rug Pull方面 

共发生『6』起典型安全事件

No.1 7月1日, 0x98f6开头地址遭遇钓鱼诈骗,损失约241万美元。

No.2 7月2日,BNB Chain上的假TRUMP(MAGA)代币发生rug pull,损失约95万美元。

No.3 7月3日,0xD7b2开头地址遭遇钓鱼诈骗,损失6个“无聊猿”NFT和40个Beans(价值约100万美元以上)。

No.4 7月21日,BNB Chain上UPS代币发生rug pull,部署者获利52万美元。

No.5 7月22日,Base链上的ETHTrustFund发生rug pull,诈骗者获利约200万美元并通过Tornado Cash和Railgun进行洗钱。

No.6 7月24日,0x0719开头地址遭遇钓鱼,损失价值469万美元的Pendle。

监管、合规、政策方面

No.1 近日,印度财政部高级官员 Ajay Seth 表示,印度计划在 9 月之前发布一份讨论文件,概述其对加密货币的政策立场。Seth并没有暗示承诺通过全面的立法来监管加密货币,而是基于利益相关者对此事的共识采取的立场。 

No.2 美SEC发布多个现货以太坊ETF S-1申请的有效性通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分别发布INVESCO & GALAXY现货以太坊ETF、富达现货以太坊ETF、21SHARES现货以太坊ETF、FRANKLIN现货以太坊ETF、贝莱德现货以太坊ETF、灰度现货以太坊迷你ETF的S-1申请的有效性通知。

No.3 近日,希腊政府正计划引入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的税收框架,但目前希腊政府并不承认这些税收。一个特别委员会将向国家经济和财政部提交关于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的调查结果,预计到2025年1月,加密货币将被纳入税收范围。该文件称,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交易的利润将作为证券出售的资本收益按15%的税率征税。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将分为三类:定义和记录所有加密货币、征税方法和监控过程。

7月Web3生态安全事件总损失金额达2.86亿美元

鉴于当前区块链安全领域的新形势,『Beosin』在此总结:

从总体上看,2024年7月各类区块链安全事件损失金额大幅增长。本月的攻击事件涉及多个链平台,表明黑客正在不同链上寻找机会,建议各生态项目方都应提高安全防护意识。本月的攻击方式也呈现多样性,除了常见的合约漏洞利用和私钥泄露外,还包括软件包恶意程序、诱骗开发人员下载恶意软件、域名劫持、第三方模块利用等,这对项目方提出了更全面的安全防护要求。

Humpty 接管了 Compound DAO

Humpty 接管了 Compound DAO缩略图

20 世纪 40 年代,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提出了伟人理论,该理论认为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所塑造的。在当代,这一理论仍具相关性,例如史蒂夫·乔布斯、埃隆·马斯克和杰夫·贝索斯等人物对行业乃至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尽管这一理论因过度简化复杂过程而受到批评,但个体影响力的概念依然强大——即便在设计为去中心化的系统中也是如此。在加密领域,我们常常见证到个别行为者通过运用所谓的去中心化治理杠杆,施加不成比例的权力。

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总能找到方法让公司屈从于他们的意志。20 世纪 80 年代见证了杠杆收购(LBOs)的兴起,像 KKR(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这样的公司利用债务收购并重组企业,往往能获得巨额利润。这一时期的企业掠夺者展示了集中金融力量如何重塑整个行业。

今日,加密领域正上演着类似的动态。不同于传统企业,我们目睹了“巨鲸”——持有大量代币的个人或实体——对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的影响力。这些旨在无中心化控制的数字实体,易受主要利益相关者巨大影响力的左右。

近期 Compound Finance 发生的一起事件体现了这一现象。一群自称 Goldenboys 或 Humpy 的投资者在 X 平台上,通过利用大量持仓(或从其他代币持有者处争取支持),成功推动了协议治理结构的重大变革,迫使 DAO 将 30%的收益分配给 COMP 代币持有者。

发生了什么?

复合提案 #247

https://compound.finance/governance/proposals/247

2024 年初,Goldenboys 团队提出了第 247 号 Compound 提案,该提案建议大胆地将 92,000 个 COMP 代币(占国库非生息资产的 5%)投资于团队的 goldCOMP DeFi 金库中,为期一年。该计划旨在产生收益的策略简洁明了:

Humpty 接管了 Compound DAO

1. Compound DAO 将用 COMP 兑换 goldCOMP 代币。

2. Goldenboys 将创建一个 99% goldCOMP/1% WETH 的 Balancer 资金池。

3. 每月收益,转换为 COMP 后,将分配给 Compound DAO。

4. 一年后,Goldenboys 将归还最初的 92,000 COMP。

然而,社区拒绝了该提案。在 836 万流通的 COMP 代币中,仅有约 10%参与了投票,其中 71 万票反对,9.6 万票支持。

毫不气馁,Goldenboys 优化了他们的方案。

提案 #279 引入了“信任设置”

https://compound.finance/governance/proposals/279

虽然 Goldenboys 持有钥匙,但 Compound 的治理机制将决定何时以及如何使用它。尽管有了这些安全增强措施,该提案仍未获通过,反对票为 578.6 万(约 5.8%),支持票为 118.5 万(约 1.2%)。

7 月 24 日,

Goldenboys 发布了提案#289

https://compound.finance/governance/proposals/289

该提案在先前版本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控制了 Goldenboys 提取资产的地点。Goldenboys 只能将奖励发送到由 Compound DAO 控制的硬编码审计员地址。令人惊讶的是,要求的 COMP 代币数量从原来的 92,000 个增加到了 499,000 个。投票期间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在仅剩数小时之际,反对票以超过 20 万票领先。然而,最后一刻支持票的激增扭转了局面。

该提案以 683K 赞成票对 633K 反对票通过。有趣的是,仅有 57 名持币者参与,而总持币人数为 219K。

以下 Tally 快照展示了投票时间线。它未能捕捉到提案投票的最后一刻激增。

Humpty 接管了 Compound DAO

 
决议与后果

经过私下协商,Compound DAO 与 Humpy(又名 Goldenboys)达成了一致。提案 #289 于 7 月 30 日被取消,并由新质押产品提案所取代。

“质押 Compound 产品”

https://www.comp.xyz/t/alphagrowth-stake-compound-product/5478

这一妥协方案将当前及新增市场储备的 30%分配给质押 COMP 的持有者。

用 0xMaki 的话来说,这并非 Humpy 的首次亮相。此事件让人回想起 2022 年 12 月与 Balancer 发生的类似情况,当时 Humpy 的行动促成了与 DAO 的和解。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这场风波的详情,有篇 Rekt 文章是个不错的资源。

2022

https://messari.io/report/governor-note-the-vebal-wars

rekt

https://rekt.news/the-humpy-dance/

DeFi 社区对此次事件反应不一。Aave 的 Marc Zeller 提到,他们的社区守护者本可以否决该提案。Curve 的 Michael Egorov 则谈及 Curve 如何实施时间衰减机制,以降低最后时刻操纵的可能性。贬低他人固然容易。但事实是,无论是 Aave、Curve 还是其他任何 DeFi 协议,都无法完全避免治理攻击或操纵行为。

这一决议至关重要,因为除了现有的 683K 代币外,再加上额外的 499K 代币,Goldenboys 将掌控超过 110 万枚 COMP 治理代币。当前最大的委托方 a16z 持有 26 万票。若提案得以实施,Goldenboys 将控制流通供应量中超 12%的份额。根据迄今为止的趋势,提案投票中往往不足 100 万代币参与,Goldenboys 有可能实质上劫持 Compound 的治理权。在此情况下,他们几乎能掌控协议的所有方面,如利率、抵押要求以及哪些资产有资格作为抵押品。任何一方拥有如此控制力都可能对协议造成损害。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攻击者与更广泛的代币持有者的利益是一致的。明天,可能就不再如此了。

 十字军还是暴君?

Humpty 接管了 Compound DAO

鉴于像 Humpy 这样的单一行为体就能迫使重大变革,Compound 的治理在实践中究竟有多去中心化?这揭示了其他 DeFi 协议去中心化状态的哪些方面?协议如何在防止治理攻击的同时,不集中权力或减少开放参与的益处?这里的问题多于答案。

判断攻击 DAO 的人是否需要你在结果和行为之间做出选择。这里的结果是,四年后,由于 Humpy 的贡献,COMP 代币将开始积累价值。他们利用现有的治理机制促成了变革。这不正是去中心化治理设计的初衷吗?

有一派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治理攻击。然而,Humpy 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呢?一个明显的反应是源于 DeFi 中的选民冷漠,这使得治理攻击变得更容易执行。选民冷漠并非 DeFi 独有,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在发达的传统股票市场中,也只有 29.6%的散户和约 80%的机构股份参与投票。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股份都拥有投票权,因此实际参与率可能更低。

但为何我们假设人们应该想要投票呢?普通民众从大多数治理提案中得不到任何实际利益。相反,这些投票活动需要投入时间、精力,有时还需支付燃气费。

DeFi 协议设有治理委托机制,允许代币持有者转移投票权。尽管存在委托机制,投票参与率却往往低于 10%。

 创始治理

让我们面对现实:Compound 并非某天醒来心血来潮,决定将 30%的收入与代币持有者分享。监管环境也不会在三天内发生剧变。是 Humpy,我们这个时代的公司掠夺者,迫使其不得不采取行动。这种情况不仅仅关乎 Compound——这是我们在 DeFi 领域普遍看到的模式。Uniswap 等公司也面临类似压力。

创始人面临的首个问题是:你真的需要去中心化吗?为何要放弃控制权?Pump.fun 自 2024 年 3 月以来已累积 8000 万美元的收入,且未发行代币。COMP 代币历经四年及一些强力推动才实现其本应从一开始就达成的目标。代币问世多年后,Uniswap 的手续费开关仍无法启用,因部分最大代币持有者代表不愿开启。

当前,对代币的渴望反而催生了去中心化的需求,这本末倒置。我明白代币是一种融资工具,能缩短投资者的运营资本周期。周期越短,意味着更多创意能获得资金支持。或许可以设立不同类别的代币,其中一些拥有投票权,正如公开股票的股份一样。

随着 DeFi 的成熟,它必须应对这些治理挑战。纯粹的去中心化理想或许难以捉摸,但通过借鉴 Compound 案例等事件,治理模式可以得到改进。

最终,目标应是创建能够抵御操纵、响应真实社区需求且无需危机即可演进的系统。这一目标要求在个体能动性、集体决策和自动化治理机制之间达成微妙的平衡。

对于创始人而言,信息很明确:治理并非事后考虑,而是协议设计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需要与项目技术层面同等程度的创新和细致考量。

随着这场戏剧性事件的展开,我禁不住感到既担忧又兴奋。担忧的是它揭示了我们所谓“去中心化”系统的脆弱性,兴奋的是它表明协议并非总是最终决定者。社区确实能够真正掌握权力。

对于那些在治理设计中苦苦挣扎的创始人,我要说:你们不仅仅是在构建一个协议;你们正在创造一个有生命、有呼吸的生态系统。以下是我认为你们需要考虑的要点:

1. 拥抱巨鲸,但别让他们主导一切。大额代币持有者能推动创新,但也可能挟持你的协议。你能设计出让小人物也能发声的治理系统吗?能否运用二次投票或时间锁定代币来平衡影响力?

2. 让治理变得有趣,而非负担。坦白说,多数代币持有者不参与投票,因为这既乏味又常让人觉得无意义。何不将治理游戏化?或者为持续参与提供真实、有形的奖励呢?

3. 治理模型应如同协议的免疫系统——不断适应。若有人如 Humpy 般来犯你的协议,必要时构建断路器,设置训练轮。DeFi 治理的未来不在于创造完美不变的体系,而在于构建能抵御挑战、愈战愈强的适应性、韧性协议。

就我而言,与其过分纠结于 Humpy 是我们得到的恶人还是我们应得的英雄,显而易见的是,只要存在 Humpy 这样的人,他们就会试图利用每一个治理漏洞。去中心化治理的真正考验并非缺乏有影响力的人物,而是系统应对这类攻击的能力。

百链竞发下半场,BTC Layer2市场该何去何从?

原文作者:Haotian | CryptoInsight(X:)

最近,整个一二级市场都承受着黑云压城般的压抑,有很多声音发问,BTC layer 2 的下一步到底该如何走? 答案显然不是东西方资本互不接盘那么简单,在深入调研多个代表性项目之后我有了深刻理解。

在我看来,破局点主要有三: 1)资产发行“新”叙事;2)layer 2 “标准”收窄;3)BTCFi 生息大幕开启。接下来,系统说下我的看法:

资产发行“新”叙事

BTC 生态随着 Ordinals、BRC 20、BitVM、Runes、Layer 2 的衍生发展至今,陷入了技术越来越趋于明朗,造富效应却越来越弱的困局当中。Why?根本原因在于,造富仅来源于存量资金信息博弈差,而技术迭代还无法吸引增量资金入场。

以漏洞百出的 BRC 20 和含着金汤匙出生的 Runes 协议为例,BRC 20 尽管被百般诟病,但确实制造了财富效应把一大部分注意力吸引到了 BTC 衍生市场,而后续在数据存储、索引逻辑甚至玩法都趋于成熟的 Runes 协议上,并没有预期的市场反响。

难道说,技术迭代发展方向错了吗?OP_Return 剔除 UTXO 垃圾交易的导向错了吗?Premine 预留机制的设计思路错了吗?显然不是,我更觉得 BRC 20 铭文掀起造富效应是特殊大环境背景下,纯信息差带来的偶然性现象,BTC 资产发行的叙事能不能跑的通,一定不是“first is first”,而是项目方的持续价值赋能。

因此,之前 BTC 主链绑定 UTXO 发行新资产的方式,只能让享有信息差的 early birds 获利,要让 BTC 衍生资产的发行故事持续性感,需要从短期和长期分别解决两个困局:

1)短期资产流通性难题:发行 BTC 衍生资产,让一部分早鸟 mint 到一堆资产不是目的,要让这些资产流通起来通过换手产生价值才是。显然,仅凭 BTC 主网来承接铭文资产的流通行不通了,可以把资产跨链到二层在相应的应用生态市场内寻求激活流通的可能性。

CKB 通过 RGB++协议,实现了让 BTC 主网铭文资产 Leap 到 CKB layer 2 链进行流通的思路,这种方案能解决资产的流通问题,尤其是一些有持续增长力的优秀资产。

2)长期项目赋能难题:虽然 Runes 协议在资产发行上足够有主流共识,项目方也可以通过 Premine 的方式控筹,但如果从主网发行资产制造热度,再去二层流通的思路,会导致项目方运维初期有庞大的运维成本。在市场 Fomo 情绪下 Premine 代币的成本,发放空投的高手续费成本,社区营销和运维成本等等,顶着这些成本压力,跟项目方谈“赋能”问题会很无力。

,一个基于 MoveVM 驱动的 BTC Native layer 2 项目,通过 Parallel 的 BTC 全局状态同步,可以实现让一个 BTC 铭文资产先在 layer 2 环境下低成本发行并做初期流通,然后在铭文资产具备一定市场规模和共识之后,再迁移到 BTC 主网,进行共识升级。这种围绕 Assets 资产流通目标为导向的叙事设计,目标就为解决 BTC 生态项目方赋能难的困局;

总之,BTC 发展 layer 2 生态,资产发行叙事只是个开始,变局点就在于这些纯社区驱动的资产,能否在 1 层或者 2 层找到一个强大项目的赋能,并在 layer 2 市场生态内表现出不错的流通价值。

layer 2 “标准”收窄

过去一年内,BTC 生态经历了野蛮生长的混序发展阶段,“无方向、无标准、无门槛”让 BTC layer 2 赛道快速挤满了 Builder:EVM- Compatible、UTXO Stack 同构绑定、UTXO 平行堆叠、BitVM 链下图灵完备、RGB 原生、AVM 虚拟机等等,筹备中的 BTC layer 2 据说已有上百条之多。但哪个方向能跑出来,目前尚无定论。

不过,BTC layer 2 市场的大乱斗并没有真正给 BTC 生态带来显著的增量,在市场陷入沉寂时,又时不时听到 BTC layer 2 是否伪命题的争议。尽管“无标准”给了 BTC layer 2 更多“拿来主义”的可能性,但把已经成熟的扩展方案直接缝合到本就局限很大的 BTC 主网上,未必能把二层的扩展增益回馈给主网,反倒会因安全和稳定性问题,给 BTC 主网用户群体带来伤害。

在我看来,BTC layer 2 无标准阶段的繁荣景象即将过去,BTC layer 2 接下来会趋向技术门槛更高的方向进阶:

1) UTXO Stack 结构框架:Nervos CKB 团队基于 RGB++技术协议扩展出来的一套可标准化的 BTC layer 2 构建方案,被视为融合 BTC 主链扩展起来最 Native 解决方案。因为 UTXO Stack 结构继承了原生 BTC 的简洁性和安全性,短期内可以视为一种相对主流的 BTC layer 2 方向。最近 RGB++ layer 的协议升级和 UTXO Swap 的工程实现,都为 BTC 生态开发者基于 UTXO 结构扩展比特币生态提供了基础基建;

2)zkVM 通用协议框架:基于 zkMIPS 微处理指令架构构建了一整套 ZK Bridgeless 跨链、以及 Entangled rollup Network 可交互操作性层等,通过 ZK 技术在跨链可信验证的绝对权威性为 BTC 生态引入了一种 Native 的通用“跨链”方案。

其技术原理类似于 RGB 的 Peg-in 和 Peg-Out 的 Commitment 校验和解锁机制,同时采用了 BitVM 2 的挑战机制。相较之下,zkVM 的协议框架可以给 Non-UTXO 结构类型的公链 Native 接入 BTC 生态的可能性,会成为一种范围面更广的 ZK 技术加持的 layer 2 扩展方案;

3)RGB 客户端验证框架:Native 的 RGB 协议方向,通过P2P的链下客户端 infra 的系统构建,基于 one single seal 一次性密封+状态通道等技术实现原生的 BTC 二层扩展方案,可支持智能合约等复杂应用,同时还能接轨闪电网络,扩大支付场景的应用扩展。比如:正致力于为 RGB 协议配套一系列钱包、DEX 等基础设施;

4)AVM 虚拟机框架:通过模拟比特币虚拟机,让原本无状态的比特币主网可通过嵌入一套特殊编码实现搭载智能合约的能力。这是一种既不依赖链外扩展,也遵循当前比特币核心 OP Codes 的“原生”拓展方法。比如:一直在尝试做的事情。

总之,选择高技术门槛,收窄 layer 2 标准势必能够清退市场上一些“追风作乱者”,让更多有实力的开发者能够在资本支持下,进一步拓展出适合比特币所需的扩展生态。尽管,这个探索周期会比较漫长,好比以太坊 layer 从 Plasma、Validium 再到 Rollup 主流也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

BTCFi 生息大幕开启

不知何时,BTCFi 悄然成为 BTC 生态的叙事和话题焦点。起初我也很费解 BTCFi 和 DeFi 的区别,莫非是过去 DeFI 以“去中心化”为中心,现在 BTCFi 以“BTC 公链”为中心?不过,要让拥有庞大社区共识的孤链资产成为盘活全链流动性的催化剂,那些更领先的高性能技术也势必都得向 BTC 老祖宗妥协让步。

鉴于 BTC 链特殊的脚本语言和无状态存储的 Programmable 受限性,这么说很 make sense。因此在我看来,BTCFi 概念范围内应该包含三个主要特性:

1)Inclusive 资产包容性,除了 BTC Native 资产之外,BTCFi 舞台的主角一定包含 Runes、ARC 20、BRC 20 等各类 BTC 公链上的衍生资产,如果 BTCFi 不以盘活 BTC 生态的更多衍生资产为目标,仅仅是 BTC 资产的流出和 Wrapped BTC 的已有 DeFi 生态很难区分开。

2)Native 免跨链特性,也可以成为 Bridgeless 无跨链桥或免信任机制。基于原生跨链特性才能确保 BTC 和衍生资产的流进流出不会存在“中心化”信任环节,这会为 BTC 相关资产的生息提供绝对技术前提。唯有此再在 layer 2 上做 POS 的 Staking 和 Restaking 等生息行为,才能保持一个绝对的链上可追溯和公平性,为一系列丰富的 BTCFi 生息玩法奠定基础。

3)Programmable 复杂可编程特性,无论 UTXO Stack 架构还是 zkVM 协议底层架构,它们可接入的链下扩展环境一定具备复杂的可编程特性。短期内,UTXO 有结构化同源优势,更容易产生落地应用,长期看,ZK 技术可以成为 BTC 链入 EVM 或 MoveVM 等高性能公链环境的有力接口,届时 BTCFi 能发展出什么样的生态,长出什么样的花,想象空间就无限大了。

比如:基于 zkVM 技术框架构建“Native 安全跨链”和“统一流动性层”特性,并以 GOAT Stack 的堆栈方式来为 BTC layer 2 市场提供一种技术基底扎实的扩展方案;

另外前边提到的 Rooch Network,其 Native 技术方案目标为 BTC 提供应用场景(Utility)的同时再给 BTC 资产提供生息收益(Yield)可能性;UTXO 结构的 RGB++ layer 更是如此。它们提供的解决方案都在最大限度靠近这三个技术特性。

不过,BTCFi 在跑出来之前我更倾向于视其为一种生态开拓方向,现在沉闷的市场环境远无法支撑 BTCFi 从 DeFi 之中脱颖而出。因此,技术标准不是判断一个项目是不是 BTCFi 的硬性条件,只要有一定市场共识都可以加入 BTCFi 的范畴,毕竟除了技术方法论之外,最关键得向市场交答卷。好比,Blast 到现在都不被主流人群视为 layer 2 ,但不妨碍它给 layer 2 行业带来的影响。

以上。

Note:BTC layer 2 市场虽然资产发行、layer 2 标准、生息方案等目前还是杂而乱,但我其实看得到“Keep Optimism”的信号。至于铭文市场热潮会不会卷土再来,layer 2 能不能出现以太坊一样的盛景,BTC 生息能否打破虚拟货币和现实世界的鸿沟,答案都在你我的乐观情绪当中。

Bitlayer推出开发者全流程开发与安全方案工具包Track Pack 提供全方位开发资源支持

Bitlayer推出开发者全流程开发与安全方案工具包Track Pack 提供全方位开发资源支持缩略图

8月1日,首个基于BitVM的比特币安全等效的L2项目Bitlayer宣布推出 (https://www.bitlayer.org/developers),这是一款由Bitlayer官方联合社区开发者共同推出的全流程开发与安全方案工具包,旨在帮助开发者高效、安全地开发,加速Web3创意从诞生到落地的过程。

Bitlayer推出开发者全流程开发与安全方案工具包Track Pack 提供全方位开发资源支持

Bitlayer Track Pack分为Boost工具、安全和运营支持三大板块,针对性地解决开发者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如基础开发资料分散、高阶开发资料不成体系,缺少专业浏览器、数据索引服务及免费的MPC钱包管理等基础开发设施,以及缺乏安全指导和顶级安全服务商资源等。

Bitlayer Track Pack,将最大化Bitlayer构建者的开发潜力。

Boost Tools

Bitlayer推出开发者全流程开发与安全方案工具包Track Pack 提供全方位开发资源支持

Boost Tools将提供以下开发和辅助工具:

  • :快速获取Bitlayer测试币

  • :可视化查看Bitlayer链上交易

  • :通过多签保证资产安全

  • :快速检索链上交易

此外,Bitlayer还提供十余种常用的数据和钱包工具,您可以(https://docs.bitlayer.org/docs/Learn/TrackPack/BoostTools/)进行查询。

Security

Security模块将提供以下三个安全工具,确保项目资产和数据在 Bitlayer 生态系统中得到最佳保护:

  • :按步骤操作,实现更强的安全保障

  • :对接多家顶级安全审计公司的服务

  • :免费提前检查合约代码,防患于未然

Bitlayer推出开发者全流程开发与安全方案工具包Track Pack 提供全方位开发资源支持

Operation Supports

Operation Supports 旨在提供资金、市场运营和帮助项目增长等多方面的生态支持:

  • :为部署到 Bitlayer 主网并表现出色的协议和团队分发价值超过 5000 万美元的激励。开发者可以通过 活动报名,提交项目信息。

  • :包括热门排行榜、DApp 中心、用户中心等。

  • :包括Mining Gala、The Voice of Bitlayer、全球加密货币会议等。

Bitlayer推出开发者全流程开发与安全方案工具包Track Pack 提供全方位开发资源支持

通过Bitlayer Track Pack,开发者不仅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项目开发,还能获得Grant、运营等全方位支持,帮助开发者在Bitlayer生态系统中取得成功。我们期待与开发者一起,共同创造比特币的历史。

关于Bitlayer

Bitlayer是首个基于BitVM的比特币安全等效的Layer 2。Bitlayer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密码学创新和区块链工程落地,解决比特币Layer 2在安全性和图灵完备性之间的权衡难题。

Bitlayer致力于成为比特币的计算层,旨在为比特币引入超扩展性,同时继承其安全性,为用户提供高吞吐量、低成本的交易体验。

请通过以下渠道关注Bitlayer的更新:

Bitlayer Website:

Bitlayer Twitter:

Bitlayer Github:

散户失语 巨鲸加仓 比特相变

散户失语 巨鲸加仓 比特相变缩略图

原创:刘教链

隔夜BTC终于还是击穿63k测试了一把MA30才奋力反弹,拉回64k。刚刚过去的7月份走了一个余弦曲线,在62k开局后,先是纵身俯冲53k,然后鹰击长空,拉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两番回踩拉升,直逼70k,高收66k之后,至8月首日一个俯冲,日内跌超5%,直取MA30贴地飞行,而后又是一个爆拉,脱离62k“地面”,……

这一番过山车似的行情,真真地要把坐在过山车上的散户们的小心脏要给顶到了嗓子眼儿。到后来,想喊都喊不出声,只能心神俱悚地双手紧紧握住摇摇晃晃的抓手,看着车上不断有安全带没系牢的家伙被不断甩向空中,撞到轨道上、立柱上、树木和石头上,摔个脑浆迸裂、血肉模糊、一命呜呼。

胆子小的人,紧闭双眼,只听得周围呼啸而过的风声,以及不断传来的惨叫和呻吟声,心脏跳得都要蹦出胸腔了。

老韭菜却趁着这打折的良机,抓紧加仓。毕竟,7万刀以下加仓的日子,是过去一天少一天了。

据说,刚刚过去的2024年7月份,巨鲸地址累计加仓了8.4万枚BTC,是2014年以来最多的一个月。

散户失语 巨鲸加仓 比特相变

7月打折的机会,是由这么几个利空因素综合创造的:

一、矿工清算;

二、德国政府清仓;

三、Mt.Gox赔付。

链上迹象表明矿工清算已经告一段落,BTC又成功完成了一次对核心力量的自我淘汰、自我革命,以更健康、更有力的状态迎接新的征程;德国政府已经清仓完毕,抛压已被完全消化;Mt.Gox赔付进度已经完成70%,接下来的抛压会越来越小了。

当利空出尽后,前路便只剩利好。

这一轮熊市之末、牛市之初,在6-7万刀这个区间,把Mt.Gox这个BTC前15年发展史上最大的“灰犀牛”定时炸弹给彻底拆除,对BTC下一个15年畅通无阻地发展,绝对是大大的利好。

要知道,BTC的价格每提高10倍,这颗定时炸弹的爆炸威力就要增大10倍。能在6万刀拆掉,就决不要留到60万刀的时候去拆。

向前看,以下多方面利好将推动BTC开启下一个15年的新征程:

一、美联储即将开启新一轮的货币宽松周期;

二、加密ETF被更加广泛地接受,规模继续扩大,获得更多机构和年轻投资者的青睐;

三、BTC无可避免地进入世界主要大国的政治议程;

四、随着2025年BIS允许全球各央行将加密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G20国家开始竞相接纳BTC作为国家战略储备;

五、BTC将尝试完成一次“相变”(phase change),从SoV(价值存储)到MoE(交换媒介)的纵身一跃。

散户失语 巨鲸加仓 比特相变

这两年,教链不断地看到有些所谓的KOL大谈特谈什么所谓的BTC“红利消失论” ——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BTC已经发展了15年了,到头了,从一文不值已经涨到7万刀这么贵了,也上市世界最顶级的美股市场ETF了,往后就不可能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了,云云。

其实让教链给你翻译翻译,这话里话外、明里暗里的意思呢,就是劝你这个晕乎乎的小白、傻乎乎的韭菜,别买BTC了,想发财怎么办,当然是买给你讲述这番高谈阔论的KOL所倾心推荐的某某XXX山寨币咯。

你信了,你就上当了。你买了,你就被割了。你信得越深,上当越深。你买得越多,损失就越惨重。

当然,你损失越惨重,这位推荐你买XXX山寨币的KOL呢,也就赚得越多咯。毕竟,零和游戏的公式在数学上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镰刀的总收入 = 所有傻瓜的总亏损

教链必须坚定地讲,所谓BTC的“红利消失论”必然是昏话或者谎话。说这种话的人,要么是个笨蛋,那是傻,要么是个骗子,那是坏。也就是,要么智商很低,以至于无法理解BTC的相变,要么智商很高,但是要干坏事,想收割你兜里的钱。无论是蠢,还是坏,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不听不信、尽快远离这种人。

教链认为,因为BTC会不断地相变,所以BTC的发展红利,会在其成长期的130多年(2009-2140)里,一波接一波,一浪接一浪,一波更比一波顶,一浪更比一浪高,绵延不绝,无穷匮也。

散户失语 巨鲸加仓 比特相变

认为BTC发展到电子黄金、价值存储就是终点,甚至认为美股ETF就是BTC事业的终点,以被传统金融接纳为最高荣耀,停止继续革命、继续奋斗,这是用静态的、机械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一定是脱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脱离事实真相的。

前些年,尤其是在2018年以前,曾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BTC不应该先进入SoV的发展阶段,而是主张直接实现中本聪白皮书第一章节第一段落第一句所说的支付货币的愿景,让BTC直接进入支付工具的发展阶段,全然不顾合规上的法律冲突、逻辑上若无接纳何来支付的悖论,并和如今传统互联网小额支付进行正面竞争,这显然又是犯了机会主义、冒险主义的严重错误。

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对待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快速发展的新生事物,科学地探究其内在规律和发展方向,对其有正确的认知和准确的把握,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在这个认知和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人,会犯右倾保守主义的错误,也总会有另外一些人,会犯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加密投资的成功,是建立在加密事业成功的基础上的,而断然不会有BTC的事业失败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却取得成功的道理。因此,要想取得个人投资的成功,非得和各种错误的思想做坚决的斗争,认真地进行研究和批判,认清加密事业走向成功的康庄大道到底应该走哪条路,并坚定不移地、持之以恒地走正确的道路。

8月1日以太坊现货ETF总净流入2674.56万美元,ETF净资产比率达2.29%

8月1日以太坊现货ETF总净流入2674.56万美元,ETF净资产比率达2.29%缩略图

博链财经BroadChain获悉,根据 SoSoValue 数据,美东时间8月1日以太坊现货 ETF 总净流入 2674.56 万美元。

8月1日以太坊现货ETF总净流入2674.56万美元,ETF净资产比率达2.29%

8月1日灰度(Grayscale)以太坊信托 ETF ETHE 单日净流出 7795.09 万美元,目前 ETHE 历史净流出为 20.55 亿美元。

灰度(Grayscale)以太坊迷你信托 ETF ETH 单日净流出 0.00 美元,目前灰度以太坊迷你信托 ETH 历史总净流入为 2.01 亿美元。

8月1日单日净流入最多的以太坊现货 ETF 为贝莱德(BlackRock) ETF ETHA,单日净流入为 8964.71 万美元,目前 ETHA 历史总净流入达 7.13 亿美元。

富达(Fidelity) ETF FETH,单日净流入为 1169.82 万美元,目前 FETH 历史总净流入达 2.91 亿美元。

截止目前,以太坊现货 ETF 总资产净值为 87.16 亿美元,ETF 净资产比率(市值较以太坊总市值占比)达 2.29%,历史累计净流出已达 4.56 亿美元。

XT研究院:相似的历史,SOL是否又处在了突破的关键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存在风险,请谨慎操作。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独立评估本文内容,自行承担投资决策的风险和后果。

本周,比特币再次冲上 7 万美元,加密市场行情由 BTC 带动普遍回暖,在这场动荡中,一枝独秀的却是 Solana。在本月 Solana 及其生态表现异常强劲,从月初的 121 美元一路上涨至 193 美元,价格上涨近 60% ,整个生态 TVL 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公链,表现令人瞩目…尤其是在经历了前两年的巨幅下跌后,如今 SOL 的上涨让很多人都拍断大腿。谁还会记得去年大半年的时间内,SOL 都在 20 几美元苦苦挣扎?

狂飙突破 – Solana 加密市场新霸主的崛起之路

大家都惊讶于 Solana 居然能够如此迅速地反弹回到高位。本周开始,BTC 反弹突破了 7 万美元之后再次回调,又开启了新一轮的震荡行情。SOL 及其生态却表现非常稳,在过去 2 周内上涨 30% ,整个生态在各公链之中保持强势,生态活跃度几度超越以太坊。我们是否可以预估,在不久的将来,SOL 就可以突破 249 美元的前高呢?

回顾一下去年 Solana 的崛起历程,从 30 美元一路站稳 60、 120 美元,再在今年冲上 200 美元,险些突破前高。即使在整个市场大幅回调时,Solana 也稳稳地守住了 140 美元的支撑位。而随着比特币的最新反弹,Solana 再次强势起飞,直接突破 190 美元,冲向 200 美元大关。生态百花齐放,各 MEME 神盘频出…这一次,Solana 可能真的要全面 Flip 以太坊了。

我们可以看到 SOL 在 2021 年 11 月创下了 259 美元的历史高位,在当时反映了市场对其高性能公链以及 Defi 应用的极大期望。随着加密市场整体进入熊市,Solana 也随之大幅下跌,然后到了 2022 年 11 月 FTX 破产事件的爆发,跌至 8 美元无人敢抄的低位,给 Solana 及其生态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XT研究院:相似的历史,SOL是否又处在了突破的关键点?

其实 Solana 在 2021 年牛市期间构建的高性能的公链在实际采用情况上并不理想,当时 Meme 币等热门炒作项目绝大部分都集中在以太坊和 BNB 链上。而这一轮中,从 23 年 10 月开始 Meme 的初冒苗头,到 24 年 3 月开始的土狗山寨 Meme 爆发之后,Solana 的高速公链优势终于得到了充分发挥。团队将生态建设的重点转向了 Meme 项目,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 Solana 的疯狂 Meme 季,为 Solana 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增长动力,链上 DEX 活跃度再次在本月 19 日达到高峰,日交易量达到了惊人的 25 亿美元。

XT研究院:相似的历史,SOL是否又处在了突破的关键点?

从沉寂到崛起 – 凭借生态爆发引领加密新潮流

过去两年,Solana 可谓经历了起起伏伏。从 2021 年的高歌猛进,到 2022 年的惨烈下跌,Solana 曾一度陷入低迷。但就在 2023 年第三季度开始,Solana 生态迎来了自己的夏日狂欢,在短短 2 年时间里,Solana 的 DeFi 基础设施已经趋于完善。结合 HNT、HONEY、MOBILE 的大爆涨,引发了市场对 Depin 赛道的广泛关注和热捧。紧接着,Solana 生态更是密集推出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新项目,如 PYTH、JTO、JUP 等,并配合慷慨的全民空投计划,接连丰富了 Solana 生态的繁荣,RNDR 也改名 RENDER,迁到了 Solana 生态。可以说 Solana 从最初追求项目数量,已经转向更加注重生态的交易量和热度。这种战略重心的转移,让 Solana 得以在激烈的公链竞争中脱颖而出,重塑了自身的影响力。

近日 Solana 链上 DEX 在过去 30 天交易量再次超越以太坊,用户交易 Meme 热情居高不下,目前龙头 Meme 的日交易量都超过了 5000 万美元。从 BONK、WIF 开始,Solana 掀起了一场 Meme 狂潮, 2023 年 12 月,Solana 上的 Bonk 开启了疯狂的涨势,拉动了整个 Sol 生态的 Meme 爆发;2024 年 2 月,帽子狗也在 Sol 上掀起了一轮热潮;到 3 月,BOME 开启新一轮“打钱概念”Meme;再到后来 Pump.fun 平台的丝滑一键发币,金狗频出。

这些爆涨的 Meme 代币,不仅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效应,更彻底点燃了 Solana Meme 生态的一团大火。这些也要归功于 Solana 生态内部已经形成的完善 Meme 发行和交易体系。从流动性共享平台 Orca、Jupiter 到 DEX 交易平台 Raydium、Metaora 等,再到全自动交易 Bot,Solana 上涌现了各种专门服务 Meme 项目的基础设施。

更重要的是,创始人团队也公开表示支持某些 Meme 项目,且在不断创新持续完善交易体验,例如今年新发布的 Blinks 和 Actions,虽然讨论度很高,但发布时遇不佳正好处在加密市场回调周期中,相关概念热点 Meme STARCAT(Blinks 发布后 Meteora 推出了带有推荐链接的、推荐人会收到交易返佣的首个采用返佣模式的 MEME)昙花一现,并没有大家期待的跑出 Meme 神盘,最终也没有带动预想中的大规模应用…但也算是在这股 Meme 热潮中实践了生态的创新精神,为未来万倍 Meme 传奇打造了孵化的温床。

Solana 数据

  • 市值变化:二季度整体市场降温,SOL 经历了剧烈的价格波动。4 月初市值曾一度冲高至 902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在 5 月回调 37% 跌至 567 亿美元,之后稳定在 600 亿美元左右震荡,上周回升至 850 亿美元之上,显示出强劲的恢复能力,在公链中相对抗跌。

XT研究院:相似的历史,SOL是否又处在了突破的关键点?

  • TVL:Defillama 数据显示,Solana TVL 为 54 亿美元,仅次于以太坊和 Tron,相比 21 年 11 月的顶部 100 亿美元还有近一倍的上涨空间,不过可以看到 TVL 在今年明显的稳步上涨,未来可期。

    XT研究院:相似的历史,SOL是否又处在了突破的关键点?

  • SOL 质押量:截至 7 月 30 日数据,共计质押量为 3.88 亿枚 SOL,月内增长 0.6% ,其中 LST 协议锁住的量只占比 6.3% ,约 2000 万枚。

XT研究院:相似的历史,SOL是否又处在了突破的关键点?

质押在流动性协议中的 SOL 自去年 10 月起稳步上涨中,表明投资者长期看好 SOL 价值,其中 59% 锁在 Jito 协议中。

XT研究院:相似的历史,SOL是否又处在了突破的关键点?

  • DEX 交易量:Sol 生态的 DEX 交易量已几次超越以太坊,总交易量达 4268 亿。在 7 月,最近的 24 h 交易量和 7 天交易量和以太坊不相上下,其中,在 Raydium 中的交易最为活跃,市占率达 60% 以上。

XT研究院:相似的历史,SOL是否又处在了突破的关键点?

XT研究院:相似的历史,SOL是否又处在了突破的关键点?

  • 网络活动也保持着高水准,DEX 周交易人数在 7 月一度超过 300 万人,在各公链中遥遥领先。

XT研究院:相似的历史,SOL是否又处在了突破的关键点?

  • 活跃钱包:自今年三月以来,Sol 网络上的活跃钱包也一直维持着较高水准,并没有受到前两个月的市场回调影响, 7 月下旬的每日活跃钱包数量都在 100 万以上。

XT研究院:相似的历史,SOL是否又处在了突破的关键点?

  • NFT:NFT 交易今年以来在 Sol 链上明显更为活跃。

XT研究院:相似的历史,SOL是否又处在了突破的关键点?

SOL 团队也一直在为生态繁荣做很多尝试:

7 月初,SEND 直接在 X 上发帖展示了 Blinks 的 100+个用例,得到了 SOL 创始人的官方支持。随即推出了 10 万个 Send It 系列 NFT,并结合 Blinks 的功能可以直接在 X 页面上点击 Collect 按钮进行铸造,SEND 10 万个 NFT 被一扫而空。

此外,生态龙头 NFT Mad Lads 近日地板价回升至 60 sol,本身价值的上涨+诸多空投的傍身,值得长期投资。

本月的金狗 MEME

XT 交易所专注于发掘链上一级金狗,研究驱动,为用户筛除链上合约风险,以第一手速度首发最新热点 Meme 币,买价值币 – 上 XT.com。

以下是七月 Sol 上 Memecoin 上线 XT 后的涨幅情况

XT研究院:相似的历史,SOL是否又处在了突破的关键点?

其中不乏上线后涨幅 5 倍的选手,例如 LANDLORD、KAMA。CATDOG 更是自 7 月 24 日上线以来一直稳步上涨,最高涨幅达 7.75 倍。表现最亮眼的是 FIGHT,上涨近 26 倍;还有 FEARNOT,最高上涨 14 倍。投研团队更是在第一时间发掘并上线了 NEIRO、FWOG 等代币。

想要一手掌握 Alpha,可以使用这些工具

本月初 Sol 链的 BONK 带动了狗狗币概念 Meme 类代币的大涨。同样狗概念的 BILLY 市值已达到 1 亿美元,动物系 Meme 永远是链上土狗中的赢家,很多老项目都有复苏的迹象。目前这些 Meme 代币的成交量已经回落到去年年底的水平,但是 DEX 的成交量仍保持高位,表明主要的交易机会还是在链上的一级市场。

Meme 类代币存在一个明显的炒作问题,那就是 Solana 链和以太坊链上发行同名代币之间存在时间差。Sol 链的低门槛发币特性赋予了其先发优势,通常同一热点 IP 的 Meme 代币会先在 Sol 链上出现,之后资金才会慢慢买入以太坊上的同名代币。当然又是情况可能会反着来,例如 PEW。总的来说对于买家,越早入场越容易获利。相比资金快进快出的 Solana 链,以太坊上的 Meme 代币表现则更为平稳。

实操性建议,这 7 步走下来应该可以避免一些大镰刀:

  • 把握一些实时性机会,热点新闻一定会出同名金狗,时间可能很短,但是把握住时间差就有得赚。比如特朗普要特赦阿桑奇时出了很多相关概念 Meme 例如 FREE;Doge 原型 Kabosu 柴犬去世那天的同名 Meme 带来的财富机会;还有 7 月底的 NEIRO,是 Kabosu 主人新养的可爱柴犬,在 7 月底引起了爆发式的交易热度,两条链上的 24 h 总交易量超过 5.5 亿美金。我们需要观察 Sol 链上跑出的龙头代币,然后在以太链上市值很小时冲进去。别忘记还要做好风险管理,仔细甄别其他风险。

  • 关注 pump.fun 上即将打满的新盘,看他的三件套(官网/推特/社群):官网做得精致用心的话可以留意紧盯;还可观察 Dev 是否发过其他盘子、是否有跑路历史;推特是否开了蓝标/金标;有无著名 kol 在喊单等等。

  • Telegram 机器人可以监测一些信息,比如新盘打满提示、名人 Kol 关注、链上聪明钱包监测等。

  • 在 GMGN.AI 上看 Dev 是否出货、筹码分布、聪明钱包、老鼠仓信息等。

  • 用 Rugcheck 查看合约风险、池子锁仓情况。输入合约地址后检查池子是否上锁或烧毁、管理员权限是否放弃。安全检查永远是第一位的。

  •  Dexscreener/Dextool/Ave.ai 上查看热榜,观察代币行情、整体市值、池子、持仓人数的变化。

  • 推特高强度冲浪,关注活跃土狗社区信息,跟踪有影响力的 KOL 看他们在喊什么。但是要注意大面积被喊到时大概率是庄出货的时候。耳听八方,收集全面消息,关注一些实力项目的冷开金狗。对 Memecoin 感兴趣的伙伴也欢迎加入我们的土狗专用社群,第一时间发现链上金狗:https://t.me/memetothemars

未来展望

SEC 不再追究定义 SOL 为证券的新闻增加了我们对 Solana ETF 顺利上市的期望,也让我们更加看好 Solana 未来的长期上涨潜力。目前 SOL 的市值现在约为 850 亿美元,占比整个加密市场的 3.52% ,假设 SOL 持续发力建设,市值达到以太坊其现有的 16.6% 市占率的一半,SOL 的价格还能翻个 2 倍,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离谱的算法。乐观来看,假设 BTC 价格在这轮牛市中还能上涨一倍至 15 万美元,那 Solana 作为市值前五的头部公链,也是非常值得被看好的。我们都知道 Defi 不是这轮牛市的主旋律,但它对所有公链的生态繁荣和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至关重要。也许除了价格上涨之外,我们还可以期待一下 Solana 之后在技术上的新突破。